如果是半年前,他還能借口“袁術未徹底剿滅,大軍不得抽身”壓一壓,現在袁術已經死了三個多月了,滅袁術后該休整的也都休整了,躲不過去的。
所以,曹操的辦法,就是在袁紹還沒找他之前,主動把自己的大軍安排得明明白白。
曹操滅袁術之前,兵力也不過十余萬,徹底吞了袁術后,把袁術舊部里的可戰之兵稍稍改編,倒也湊了二十萬戰兵。
曹操就大筆一揮,在南線淮南戰場,留了八萬兵馬(已經包括一開始給夏侯惇和曹仁的六萬人,后來跟李素戰損了一萬降到五萬,這次又增兵三萬補到八萬),水軍三萬陸軍五萬,跟周瑜聯手對付李素。
同時,袁紹之前就勸他幫著協防潁川許昌、扛高順這邊的潛在威脅,現在李素派“王平”翻越大別山四處開花,導致袁紹的汝南郡也被嚴重威脅。而袁家本來就是汝南人士,汝南郡還算是他們老家,重要程度也可見一斑。
曹操便靈機一動,主動表示愿意在中路陸上防線出兵八萬:許昌留四萬扛高順、汝南留四萬堵王平的三萬人加劉辟、龔都,算是幫袁紹守老家。
如此一來,曹操開口恭請袁紹進攻之前,他自己的二十萬大軍已經安排出去十六萬了,八成都一個蘿卜一個坑,最后的兩成四萬算是總的戰略預備隊,哪邊有風險就往哪邊堵口。
袁紹也不好逼得曹操自己守家的兵一個都不留吧?
小老弟自己把自己安排完了,簡直比劉邦對楚懷王都盡心,不用本初兄費心了。
因為準備工作很充分,使者的行動倒也順利。
說句難聽的:曹操也沒騙袁紹不是?南線李素援軍大盛,至少有十五萬精兵在猛攻周瑜、曹操,這又不是假的。
連事實證據,都是充分站在曹操這一邊的。
而且還有一點,當司馬朗第一次到鄴城,找門路遞戰報時,才發現原來周瑜已經假借孫權的名義,提前兩天就把相關的南線情報和求援信送到袁紹這兒了。
可見,周瑜比曹操更加不慎重,周瑜完全不用考慮袁紹的利益、不考慮袁紹有沒有可能被坑。他就是竭盡一切可能催促誘騙一切可以跟劉備打的力量,盡快使出全力。
跟周瑜的急不可耐相比,曹操簡直就成了“對本初兄的利益非常負責,做了盡職的風險調查后,才敢開口”的道德楷模、推心置腹的好兄弟。
本來曹操也是來慫恿袁紹的,跟周瑜一對比,曹操倒像是來當和事佬、居中說公道話的了。
從六月初六到初十,整整五天時間,袁紹得到了各種渠道的信息飽和轟炸。
第一天,周瑜的人來的時候,他也就覺得最多只有兩成可信,問身邊的謀士,除了一貫喜歡標新立異的田豐之外,其他謀士都勸他不能信這套說法。
第三天,曹操的使者來的時候,袁紹就覺得這事兒可采信度有個五五開了,糾結得進退兩難。他身邊的謀士里面,也有審配之類的人,從公允的定量推算來看,覺得北線的劉備兵力應該是有點空虛了。
第五天,當許攸前前后后收了曹操數百枚馬蹄金餅、上千匹五尺寬幅的珍貴蜀錦和細密棉布和各種奇珍異寶,包括三韓的人參、東珠和倭國的玳瑁、硨磲后,許攸都覺得自己好處撈得夠多了,有點不好意思再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