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來說,寒冬臘月用兵其實是大忌,天氣太寒冷了,士卒也容易凍餓非戰斗減員。歷史上曹操發動赤壁之戰時,一個非常明顯的劣勢也是冬季開戰,對進攻方不利。
寒冬開戰唯一的天候優勢,就只有“大規模廝殺后的腐尸型瘟疫傳染會少一些”這一點了,主要是天冷尸體腐**較慢,病毒和腐蟲的繁殖也慢。
但相應的傷寒類和呼吸道類瘟疫的爆發率,反而會上升。
曹操不是不知道這些兵法常識,可他仍然選擇臘月決戰,可見也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實在沒辦法了。
……
這天,曹操把其他準備都做得差不多了、戰略思路也基本捋順,
他正想催一催最后一批新練的河北壯丁新兵和青州新兵,什么時候能抵達前線,讓前方的部隊正式達到五十幾萬。
可巧,當天午后,就有數萬新兵從后方趕來,抵達鴻溝東岸,與陳縣相距只有數十里了,然后轉入就地扎營。
畢竟,五十萬人的部隊,足夠把大半個陳郡都處處駐扎,不可能堆到一個戰場上來的,戰區綿延二百里,都屬于稀松平常。
部隊駐扎后,督運部隊的官員,也來曹操處求見陳情。曹操本以為會是個什么將軍,被鎮守后方的荀彧派來押運,最后沒想到,卻是荀彧本人親自也跟來了。
曹操連忙把荀彧讓進縣衙的臨時帥帳:“文若何故親自督師至此?莫非后方兗、青出了什么變故?”
荀彧嘆了口氣:“變故天天有,但曹洪將軍還算勤勉,趙云暫時渡不過黃河,太史慈也因為寒冬收兵回去了,那些小問題,都能維持住。”
曹操:“那這是……”
荀彧有些不好意思開口,這一年多來他一直沒有參與前方軍機,就是在后面統籌生產和軍需、征兵。但這種事情做得久了,他也開始不忍起來。
之前曹操分田地,這事兒荀彧是支持的,甚至覺得曹操無私。
畢竟如果曹操失敗了,給無立錐之地的赤貧分田,這個舉動本身是好的,未來得天下的統治者也能享受到這個遺產紅利。
所以荀彧一直也在支持曹操,全心全意深化改革。
可是秋收之后,曹操的種種轉變,讓荀彧的良心有些動搖了。竭澤而漁狂征壯丁一波流,這個明顯是對大漢的嚴重摧殘,而且曹操就算贏了,他也不可能一錘定音得天下。
荀彧心里很清楚:就算這場決戰曹操靠著狠勁、靠著動員效率的逆天強度,打贏了,最好情況,無非也就是殺了劉備嘛。
那也就是把冀州和淮南奪回來,不可能重新統一天下的。
劉備的嫡長子是七年多前生的,到明年年初就是八周歲。對面只要有丞相李素輔佐,然后關羽張飛趙云等等繼續賣力為“先帝”報仇,曹操是打不進虎牢關的,也可能打過長江和太行山去。
到時候,至少又是為期十年的關東關西拉鋸。
九死一生贏了,也只是讓大漢多十年超血腥的戰亂,那還不如考慮考慮,如何以目前的動員力和兵力為籌碼,跟劉備談談條件,廢黜劉和,承認劉備為皇帝呢。
雖然征兵還是征了那么多,但這些兵的戰斗力,荀彧是最清楚的,那三十五萬才當了一個多月的兵,是完全不能打,只能用來嚇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