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宋朝滅亡的時候,才算是第一次漢人政權在中原徹底完了,被外族統治,流亡海外的漢人還是很多的。再之前老百姓也懶得為了換個皇帝換個統治者就流亡海外。
但這一切,原本都要再等一千年呢。所以,如今漢末的菲律賓,那真是完全的野人聚居地。
那地方的情況,跟東南亞其他那些在大陸上的部分還不一樣,如今的菲律賓沒有任何國家文明,只有太平洋南島民族的部落。
在腦海中粗略回憶了一遍這些歷史梗概,李素忽然想起一個問題,那就是菲律賓那片土地在古代漢文明圈子里的命名。
菲律賓畢竟是西方人取的地名,而漢文明一開始給那地方取名呂宋,但“呂宋”其實是“旅宋”諧來的詞。
歷史上,漢人文明在蒙元滅宋后,宋相陳宜中逃到越南還想組織抗元,其他漢人也多有南下流亡,菲律賓才算跟漢人文明有了高度聯系。被哀悼故土淪陷的流亡者取名“旅宋”。
李素覺得,現在既然被周瑜提前了八百多年發現那片土地并建立了貿易,那就叫“旅漢”吧,取漢人此前因中原戰亂、流亡旅居海外之意。
……
此后數月,李素在雒陽,基本上就是這個生活學習節奏。
每天抽出三分之一的精力料理簡單的政務,垂拱而治,剩下的主要精力都是拿來在丞相府上擺沙龍搞座談會,討論航海和配套的種田技術事宜。
反正天下太平了,休養生息期間,沒什么好大動干戈的。暫時一切都以將來接收公孫度的三韓地盤為目標,怎么做有利于更好更快實現這一點,還不花什么成本,那就都可以上。
數月倏忽而過,轉眼在雒陽過完中秋佳節,時近九月,天氣也涼快了下來。
朝廷這一波為期五年的戰爭債券發售,總算也到了最后一年了,今年的發行量降低到了五十億,算是一個平穩的過渡。
畢竟前一年還賣了一百億呢,今年要是驟降到零,怕財政波動太劇烈,各處開支和減稅撐不住。
而發行工作的推進也很順利,可見朝廷信用依然處在一個巔峰上,民間豪強商人階級依然踴躍認購。
五十億賣光之后,財部尚書劉巴宣布明年開始停售,等市場上的存量抄引消化掉一部分、每年被商人們拿來實際用掉再說。
工商稅和債券的事兒順利了解,農業稅和徭役那邊,一切也推進平穩。203年關東地區依然是免除農業稅的,但關西和揚州已經開征了,
那些地區在劉備治下多年,恢復得不錯,所以中間只為慶祝天下重歸一統免稅一年,已經很給面子了,今年當然要重新交。
各地也沒有任何不滿和摩擦,切換得很順利,入冬時基本上就能在地方上收齊。
和平年代,一年里最重要的行政工作就是稅賦錢糧,這塊穩住之后,朝廷的辦公壓力也大減,愈發沒有非李素親自處置不可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