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素前世對曰本地理的了解并不多,他自己也不知道石見銀山具體在哪兒,只知道在西國。
畢竟他玩過《太閣立志傳》和《信長野望》這些戰國背景游戲,知道游戲里全地圖銀山最多的城,是毛利家的“吉田郡山城”。
還是因為對游戲好奇,后來偶爾查過古今對應地圖,才知道吉田郡山城就是現代的廣島縣。
但實際上,李素那點靠游戲記住的信息,著實有所混淆。廣島縣境內在戰國時確實也有不少銀山,但不是石見銀山。
石見銀山是在西國山脈山脈的島根縣境內,而廣島縣是在西國山脈的南麓。雖然廣島縣和島根縣也相鄰、兩個縣就是以西國山脈的主山脊為界的。
要找石見銀山,還是從北側的曰本海靠岸更方便,不該在南邊瀨戶內海一側找。
當然了,李素也不是強求非要找到“石見銀山”,反正對他而言是銀山就行。
既然信長野望里毛利家銀山那么多,說不定就是當時離廣島近的先挖完了,到了江戶時期才只剩下北側偏遠一點的石見山。
不管怎么說,李素的人目前只能先在海岸邊稍微淺嘗輒止、不肯過多深入山區搜索。
眼看時間入冬,航路整治地圖開圖倒是做的不錯,銀山遲遲沒有著落,李素也有些焦急。
他只有兩年的時間巡視安撫新征服地區,代天巡狩完還是要回去的。如果到期后發現者地方確實沒有開發價值,朝廷的統治政策肯定還是會從直轄回退到羈縻。
諸葛亮那條路無法快速見效的話,那就還得指望李素自己。
現在第一年快過去了,李素不得不做兩手準備,明年金山銀山一起找。
石見銀沒把握,那就把佐渡金山也找出來。
因為佐渡金的目標肯定是更明確的,聽名字就知道要去佐渡島找,絕對不會找錯。
那是越州北側曰本海上的一個小島,《信長野望》里金山最多的就是越后大名上杉謙信了。越州就等于后世的新瀉縣。
相比之下,后世廣島、島根、山口三個縣,大致有兩百多公里長、七八十公里寬,需刨除平原地帶,其中需要搜索的山區依然有一萬多平方公里,那太大海撈針了。
而佐渡島全島才260多平方公里,還有一些海岸沙灘沼澤之類的刨除掉,搜索面積最多只有石見銀山搜索區的百分之二。那玩意兒用心找,一年應該能翻個遍。
但現在的問題是,越州/新瀉一帶的地圖,甘寧還完全沒探出來,那里也沒有扶桑人建立的文明國家,還處在蝦夷野人活動區,李素也沒理由服眾,讓下屬們去開拓純粹無價值的野人區。
李素思前想后,決定還是分兩步走。
他準備先把季風這個借口拿來說事兒,讓甘寧或者周瑜放下別的活兒,派個人趁著這個冬天,先去徹底地環繞曰本列島開一下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