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戰爭和傳奇故事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沒有英雄”,或者說“人人都(不)是英雄”。
戰爭的魔盒一旦開啟,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分成勝負的,當戰爭成了種族之間的決戰級別的話,打個幾百年都挺正常的........只有一方被徹底消滅,或者雙方都承受不了損失,才可能停下。
在無數個世界,戰火從新被點燃,雙方比拼的是種族的資源、積累、人力儲備等等全面國力。
超級戰力很猛?其實,在這種大族戰爭之中,他們并沒有那么重要,就算阿特爾神出現在了前線.......那就絕對會是他的死期。
人類方會不惜一切代價派出頂端戰力,不計損失的強行拿下他,就算他再強,也是隕滅的結局。
其實,在戰爭進入中后段前,人類方是不用擔心見到阿特爾神出現在戰場的。
同時占據了無數世界的大族一旦開戰,就意味著必然的消耗戰和升格戰,雙方會不斷升級戰爭的烈度和自己的技術儲備,誰先跟不上進步的速度,或者戰爭資源跟不上,就會自然的失去一切。
或者直白點說,現實中的戰爭從來不是“格斗游戲”、“射擊游戲”,而是“策略”、“種田”游戲。
誰贏誰輸從來不是比那個種族更加武勇,而是比誰的戰爭潛力更強、家底更厚。
靈能、個體戰力的差距,并沒有出現“雜兵”無用的現實.....在殘酷的諸神競技場之中,既然有升格大眾、平民戰力的方法,就沒有理由藏著掖著,單體的強大的確是優勢,但和群體的進化又不沖突。
相反,足夠多的“雜兵”,才更有可能誕生高級戰力。
在數以億計的中高檔戰力面前,就是諸神競技場的最高端的高維神,也是不敢隨意出現在戰場上的........雖然說起來有些殘酷和冷漠,但當年時鯨肆虐的時候,如果人類愿意豁出頂級戰力圍剿,它也不會成為百年災難。
但如果阿特爾神給機會,人類方絕對會不惜代價拿下它。
當個體的較量變成了種族的生存競爭,早就沒有人是多余的,這是命中注定的“長跑”,比的是誰能堅持的更久,誰能越跑越快。
或許,就是近代人類對于這種全面戰的高適應性,還有針對性的進化方向,讓阿特爾人恐懼......它們或許覺得以人類的進化速度,再不決戰,之后就沒有拼死一搏的機會。
誰都不會坐以待命,人類方對這種情況是肯定有預案的,只不過誰都不期待戰爭,下意識的將其視作不會被動用的后輩方案。
對面其實也一樣,活在當下好好貿易賺錢多舒服,如果阿特爾族不是阿特爾神的一人獨裁制的話,這樣程度的戰爭動員應該也是發動不起來的。
問題的核心,就在于戰火一旦點燃,整個世界的主旋律自然會進入戰爭交響曲,一切都要為其服務。
新時代該如何發展?戰火全面點燃后,個人的發展戰略該如何調整?狩獵為主的時代似乎已經結束了。
在大時代的洪流之中,鄭禮必須做出決策了。
“它們......他們,很不安。”
在鐵人自治區的入口附近,鄭禮看到了第一批鐵人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