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漂浮在天空之中,無數的目光盯著他,他卻冷漠的看著大地。
鳥瞰眾生?不,他在尋覓接受天罰的目標。
聞仲,封神名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刨除小說之中的定位,在東方的神話體系之中,這可不是一個弱小神祇。
在道教體系之中,這位普化天尊是南極長生大帝的化身,而這位南極大帝是六御之一,是不折不扣的最高神中的一員。
傳說之中,南極大帝是諸法之源,他統御萬靈,執掌和四時氣候運化,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
而“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就是南極大帝作為最高神之一,執掌雷部,掌控雷罰的具體化身。
雷罰,在東方神話之中,是對不義之人的天罰,是不可抵御的天災,在某一段古老的時期,死于雷擊甚至被視作一種不體面的死法,被當做被天懲的惡徒。
而當這種“觀念”、“看法”凝聚成為了集體群意識認可的規則、神話,雷罰就變得更加可怕,甚至隱約有了“神圣”、“驅邪”的特性。
“諸天雷神,聽我號令。”
在鄭禮背后,一個個雷神的虛影從中出現,有的尖嘴猴腮雷公臉,有的鴨翅雷目,有的金鎧雷劍。
這一刻,鄭禮成為“天罰”的一部分,他在認定每一個將被天罰的目標。
而他之前使用的聞仲神通——“神通.我視.奸邪忠肝”也起到了作用,一個個仇恨鏈、敵視紅光被標注,隨著時間的推移,虛空之中,一個個無形的鎖鏈被勾連,一個個目標被標記“罪惡”。
這是命運軌跡的“先導”,也是能力使用之前的預兆。
而在鄭禮的左右,陰陽雙鞭還在環繞飛舞,看似她們的存在無關緊要,但造成這一切的根基,就是她們的能力。
“雷霆者,乃陰陽之樞機,號令萬物之根本。”
陰陽交匯之刻,產生了雷霆,而天之雷霆,本來就是號令萬物的權柄,雷罰即天罰!
古老的神話和現代的正負電學詭異的巧合,陰陽學說作為東方哲學的根基之一,更是鑄其神話世界觀的基礎規則。
環繞的陰陽雙鞭,不僅在構造鄭禮的“天庭”,也在構造屬于他的世界。
當頂級神話真正使用全力的時候,所有的神話配件,所有的神權,都不是多余的,他們就如槍械的各個配件,共同塑造那致命的一擊。
鄭禮可以感覺到,隨著雙鞭的旋轉,他靈能涉及到的“世界”更加擴大,他就如真正的準高維存在一般,有了干涉外物的能力。
而“金剛加護”的神權,極大增強了他肉體對于靈能的抗性,否則根據靈能、物質相適應原則,他應該已經暴斃。
在鄭禮睜開的第三只眼之中,一條條無形的鏈條鎖定了每一個目標,而天空之中的暴雷也被“天庭”接入了自己的領域之中,剩下的,似乎只是一個命令,一個意志。
“神通.雷罰。”
掌握天賦的天帝化身下達號令,真正的雷霆經過了虛妄的“天庭”,卻被鍍上了一層“懲惡揚善,斬妖除魔”的特性加成,神罰之雷就是九天雷尊的“特性元素”。
“轟隆!”
雷光一閃,白日如夜。
雷聲響徹云霄的時候,雷電已經完成了自己鞭笞天地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