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哲仁沒有跟她扯這些閑篇,那邊已經開始操作,需耍集中算力。
遠在南嶺基地的梅念碧和梅念菇也緊緊地盯著畫面,她們都用手夾著腮,生怕自己會忍不住別過臉去。
只見畫面中完全跟虎鯨一樣肥萌圓滾的潛艇被大個錐圓的氣泡裹著,開始加快速度,稍稍向上抬起艇身,以三度的仰角朝著水面沖去。
這樣的姿勢有利于潛艇沖出水面后角度更平緩,有更長的滯空時間。
梅哲仁和梅遠智需要在這個時間內完成超導磁場的轉換,讓潛艇由超導磁流推進變成磁懸浮。
還不能讓潛艇摔到水面上,沒有第二次機會了,出錯就粉碎。
全速地沖出水面跟以前的泵推甚至螺旋漿時代都不一樣,近四百節的速度比陸地上跑車還快,潛艇以這個速度拍在水面上,就算是金剛石都可能會開裂。
但不以全速沖出水面初速也不夠,想要獲得地效應就得有足夠的初速。
所以這個操作需耍父子倆合作,梅遠智來控制聚變反應堆的電流輸出,并在潛艇出水后改變磁流體器推進的工作,由原來的水反推轉換成推動氣流后噴。
梅哲仁則運用自己更強的算力,調整磁場的結構和作用方向。
這個操作必須在瞬間完成,不然磁場托不起潛艇,畢竟是船而不是飛機,兩千多噸凈重呢。
錐圓水泡在加速到四百節的極致后,僅僅用了不到一分鐘,便拖著數千米長的尾跡,射出了水面。
錐圓形的超空泡仆一出水就呯地一聲炸散了,接著潛艇的圓頭又激起了空爆,將帶出的浪花打散,成了放射狀的水霧。
潛艇的艇身就在浪霧中探出,與帶起的浪條似斷還連,活像一條出水的黑龍。
速度極快的潛艇在浪霧里沖出,露出了黑黝黝的背脊,圓潤的身軀,鋒利的背鰭。
再加上頭部顯眼橢圓白斑和銀白的肚皮,這一切都說明,這不是蛟龍,這是鯤,既不菜也不虛的巨鯤。
巨鯤的軀體騰在海面,還伴著側身微旋。
這是梅哲仁在調整磁場,讓艇身的翼鰭和尾鰭攪動氣流,獲得一些空氣浮力。
然后這些氣流像一只無形的大手,拍在海面上,震出了一大圈浪花。
經過這個反作用力的加持,艇身較正過來,馬上又在另一側故計重演。
潛艇就像是一坨大黑鐵,卻在洋面上打起了水漂,每每側傾拍浪,又被反振起來。
所以看到這一幕的人心臟都像跳到嗓子眼,又被狹窄的咽喉給彈了回去,一口氣始終順不出來。
艇員們的家屬們則是拉起了手,為他們的兒子、丈夫或者是父親們使勁。
也許是人們的祈愿給了力量,艇身越擺越小,磁場在一次次的擺動中不斷加強。
這時磁流體開機了,強勁的氣流開始托著艇身上下浮沉。
每飛出去一段就蕩一下,下沉時幾乎就拍到了水面。
每一下,都會帶動觀眾跟著點頭抬頭,快得出奇,不知會讓多少人頸椎勞損扭傷。
在起起落落之間,潛艇飛出去的間隔越來越大,側擺幾乎沒有了。
潛艇,不,現在應該叫它空艇。
它開始加速,漸漸拉升起來,直到維持在離開水面三米的高度,并保持平穩的飛行軌跡。
人們憋著的那口氣終于吐了出來。
梅哲仁做到了,他帶著潛艇,帶著人類,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