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并不大,每一年都要完成一次軌道調整,才能避免空間站滑落到近地軌道內部去。
如果長期無人照料,空間站甚至都有墜入大氣層的風險。
這也是潛艇飛上來時,眾人發現青龍號還安然無癢感到震驚的原因。
而每一次變軌,都需要推進工質,就是任何可以做成燃料的東西。
電解水是一大來源,可是氫氧混合氣體的燃燒值不夠,且噴射的粒子流也不夠強。
人體內含有大量的碳、氧、水份,是可以作為工質來源的,這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卻恰恰體現了宇航員們的無畏與犧牲精神。
物質并不能無中生有,雖然空間站上有大量的給養,可無論劉揚怎么計算,再高效地生產合成食物,也只能頂個十二年。
而時間,是劉揚必須爭取的最寶貴的東西。
每拖過一點時間,就能增大人類活下去甚至反敗為勝的希望。
有青龍號在天上頂著,就能給水藍上的人類喘息、準備的時間。
所以任何空間站上的物資,都是不可替代的。
從一開始空間站發出與敵偕亡的宣言后,四人便開始全面地搜集分類船上的物資,所有不能吃的,可以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的方法變成工質的東西都被利用上了。
就連大家蓋的被子都沒有例外,寧可用聚變堆的電能來調溫,也要多準備點物質。
最后算來算去,大劉把方案一推,不算了,他自己第一個,睡著后就去當推進劑吧。
因為他估出算,如果四人全部同意這個方案,能挺過去的時間剛剛好與食物的消耗同步。
最后剩下的那個人臨了一次性將全部食物轉化為工質,正好可以讓青龍號飛上高軌道。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天亮了。
大劉也抓住了火紅風暴這個關鍵點。
一開始他并不知道硅基人害怕火紅風暴,他只是通過觀察發現敵方能量供應無以為繼,卻不愿打開聚變反應堆。
有近路不走非要抄遠道,一定有鬼!
經過對比,大劉他們終于發現敵方怕電磁風暴,尤其是伽馬射線,因為他們的力量從來不接近南冰極。
怕用核聚變,不去南冰洲,那就說明他們怕火紅輻射。
因為南冰洲上空有一個大大的臭氧空洞,輻射要遠遠強于水藍的其它地區。
他們倒是沒有想到要用星鏈來把火紅輻射導進水藍大氣層,因為他們不是梅哲仁,在網絡中斗不過對方。
他們覺得一旦火紅風暴來了,對方的電磁壓制就會變弱,沒準那時人類就翻身了。
這些,都記錄在了章貝海的雜記里,他是掌舵的,當然對推進變軌的事了如指掌。
梅哲仁一邊在主腦里瀏覽著,一邊來到動力艙。
他很輕松地用紅外掃描找到了章貝海,這小子躲在霍爾噴射裝置的晶振中心,真把自己當鉆石用呢。
取出章貝海,換上了一塊普通晶振,梅哲仁輕輕地將他放在手心:“你小子跑這來鎮引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