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得交待啊,不然梅老師的課堂紀律就無法維持了,總得講道理不是。
說出來就有一匹布那么長了,馬姿楠還給大家泡了茶。
梅哲仁坦承是對水藍的生物性有了判斷才敢大膽地對統一場進行猜想和測試。
從確認了外在對水藍生態圈進行干涉并成形成了系統后他就在想,生物總會有其進化的依據,不管基因鏈向何處延伸,只要延伸了就必然有方向。
鳥類有翅膀,所以它可以飛,魚兒有鰓有鰭所以能在水里游,人類將大量的進化點投入到智慧中,思維一定不是那么簡單。
可人類的思維能調用的僅僅只是自己的身體,無法連接上外面的系統,接口不一,系統資料無法調用。
而梅哲仁認為這個接口一直存在,只是人們無法匹配,沒有任何一個被人為制造出來的系統會不考慮這一點。
按系統控制論來推導,系統與內部的個體必然是有聯系的、有機結合的。
找出這個聯系的辦法或者想辦法這讓個聯系體現,就可以利用系統中的數據結構以及它包含的資源。
這個數據結構就是統一場,不必理會它的管理和運轉規律,只要知道在這個統一場內存在著慣性就行,那意味著它有自動修補軌跡的能力,這是自動駕駛輔助。
現在就少一個插頭了。
本來他不認為能很快找到的,但當BU48的團員認產空間恐懼癥并引起討論時,梅哲仁忽然想到,不管受到了什么未知因素的影響,但影響是人可以感知到的。
也就是說這個系統與思維的接口還在工作著,一直在線等待指令,而大腦也時時刻刻與統一場保持著數據交換。
在這種情形下,以梅哲仁對思維波動的熟悉程度,以及或身具電子場域和真氣這個量子場域,他要找出擾動的因素來并不是很困難。
于是連接著統一場的弦被他勾了出來。
找到了弦,他就感應到了弦的作用,這幾乎是它自帶的自編譯能力。
同時前面伽德萊克提醒了他,水藍是得天獨厚的,這里的引力場是較優甚至是最優的,那么這個涵蓋引力場的統一場一定強大得超乎想象。
當梅哲仁感知到一個強大的引力和通道是,他知道這一定是可以調用的,于是他將自身與弦連接了起來,并用真氣扯動那條弦作用,剪切粘貼就發生了,瞬移變成了現實。
甚至梅哲仁還猜測如果用足夠的能量加載進“剪貼板”,那復制也成為可能。
其實梅哲仁已經實現了復制,只不過他還沒有找到向統一場里面的“剪貼板”賦能的辦法。
以前他激活分身,相當于照一個系統到在另一套系統手工輸入,雖然兩邊程序是一樣的,但效能得完整度會有區別,并沒有利用統一場這個“剪貼板”進行無縫的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