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后一次練兵,也是一次大比武,所有的空天艦訓練班和熒惑打鐵團全都停下,反正到了這個節骨眼,能練出來的也練出來了,搞不定的臨時抱佛腳也沒用。
大伙都燥起來,搭橋咯!
其實超臨界通道不僅僅能解決人員問題,也把物資通道給鋪展了。
馬姿楠最先發現了這一點,梅哲仁搭建的第一條道道落成,馬姿楠就帶著一票后勤生產大軍沖過去了。
去熒惑冶煉暗黑軍團的制式兵器,原先還受到條件制約,超臨界通道一打開,可以讓更多的人員加入到這場大生產里來。
原來因為空天艦運載能力的限制,許多無法上艦的人只能干看著,他們有力使不出。
現在從熒惑到水藍就著幾分鐘的事,還包括為載具裝卸貨的時間在內。
去熒惑生產基地比從宿舍走到工位還快,為嘛不把生產線搬過去把生產力解放了。
以前在熒惑加工好的產品需要空天艦運輸,受到諸多制約。
現在不同啦,只耍把貨物裝上任何一種載具,從生產線到使用端就像是伸手夠一下床頭開關那么輕松快捷。
而且不同地下基地之間交通,哪怕拐個大彎走一趟月白再轉回來,也就相當于串個鄰居的門,無距了。
要不怎么說要想富先修路呢,交通,永遠是社會資源調度的第一要素。
接著馬姿楠又有新發現,人員流動帶來了后勤壓力,吃喝拉撒得解決,睡覺得有床位,吃飯要有食物,生產得有能源。
這些物資的調度也是一筆龐大的賬,要不是她有超算,根本忙不過來。
可是這些賬是能平掉的,為什么要兩頭調度,算一算,過去干活回來生活,如果直接在那頭配套呢?
搬個自動化農場過去跟人員兩頭流動的效率是可以比對出來的,生產一間自動化住宅的時間與調配生活資源有相當的部分重合。
不能等了,必須馬上用東海超算做一個通盤的方案,把大遷徙的人潮流動做一個社會性的規化,也許可以把可自持的部分補回來。
說穿了挺簡單,高速公路堵車的時候大家都可以在路上打羽毛球和麻將,也有鋪開家伙什野餐做飯什么的。
假設這個堵車的時間能種出一荏稻谷養出一欄豬來呢?
別笑,只耍有一個社會化的調度平臺,能夠撐得起這樣的運算,把每一個人的能力與資源匹配好,這事是存在可能性的。
而這樣的系統人共體手上恰恰有。
要不馬姿楠怎么那么興奮呢,她把星空旅行團當作了一次支前來動員。
“想不想經歷七天的星球大建設?在遍歷太空美景的同時,用七天時間來搭建一個人類的新家園,還等什么,上橋走你!”
這是一次全人類的大動員,用全人類的力量去鋪設全人類的希望之路。
你可以搭把手扶一下支架,也可以彎下腰動動鋤頭松土,種棵樹,挑擔肥,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微不足道的勞動,就能撐起人類的一片新天。
這么多人口,在沒有距離限制的情況下,一天時間就能把沙漠鋪綠,將深淵填平。
什么叫揮汗成雨,什么叫吐氣如云,現眼的事。
不要小看這樣的力量,想一想當年在黃泥路上的獨輪車,那真的就是路上的一段生活時光,甚至還碾出了不少道路。
人類,從來都善于用眾志匯聚成奇跡。
決戰幫不上忙不要緊,可以用自己的雙手來推動人類碾壓命運的車輪。
這既是一趟旅行,也是一場創造,為人類在星空里的新家圓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