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噸的純載貨量,這已經是200噸級大飛機才能達到的數據,它才125噸就達到了。而且滿載一萬五千公里的航程,你還想怎樣?”
“就是樣子稍稍有點兒蠢笨……”
“運輸機本來就該這樣,我覺得這家伙胖乎乎的挺可愛,有點兒像我孫子的玩具。要好看那是戰斗機……”
“副產品,這也是副產品!”蘇雷解釋道:“我們最初做這飛機出來,是為了做一款通用平臺,比如用來做成空中試驗室,進行一些需要在空中的實驗,主要還是為了研究方便。”
“現在有的飛機型號,要么艙室太狹窄了,很多設備都不好放進去。要么就是太大,必須是專用機場才能起降,使用十分不方便。考慮到這些,我們才設計這款空中平臺機。”
“這飛機能夠量產嗎?”一位大佬問道。
蘇雷點點頭:“當然可以,都是已經實現的技術,而且有些我們做了改進,降低了成本,簡化了結構。畢竟研究所經費有限,這只不過是研究過程中的副產品而已,不值得投入太多。量產的話,只需要廠家改進下工藝就行了,很簡單的。”
“……”眾人都十分無語。
“它吹過風洞嗎?”一名空軍上將問道。
蘇雷很爽快的說道:“沒有,但是我們用計算機進行了模擬風洞。已經試飛過了,完全沒問題,性能達到了設計要求。現在就是進行內部裝修。”
“它有名字嗎?”
“沒有,只有個設計編號,還有個代號‘飛行房子’……”
“我覺得這么好的性能完全可以作為運輸機了!”馬上就有大佬拍板了。
已經這么完善了,只需要再稍稍修改一下,就是極好的前線大型運輸機。超過60噸的有限載重啊,要是換別的飛機,不得整到200噸才怪。
“這沒問題,全套圖紙和資料我們都可以提供,你們決定給哪家廠做就給哪家。”蘇雷對此毫不在意,本來就是個副產品,而且他們研究所也不可能去做量產工作。
然后蘇雷又拿出了一個1:50的大飛機模型他們看了。
“你們可以看看這款,這是我們根據新型無人戰斗機的性能,設計的一款航空母機!”
這個飛機模型很多地方故意做成透明的,可以看到內部結構。
蘇雷笑著介紹道:
“一架母機可以搭載十八架夜鶯無人機,含二架備用機,并攜帶至少五個基數的彈藥和燃料,可以在空中釋放和回收無人機。后來除了釋放和回收功能外,我們又增加了索敵、預警和指揮功能的指揮機。現在的空中艦隊的方案就是四架平臺機為一組,一架指揮機,三架無人機母機,一次可出擊48架無人機。”
“這樣一個空中艦隊,除了共計四十八架無人機作為攻擊波,還有母機上搭載的各種空空導彈以及各種對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