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士說道:“我們在對太陽系邊緣進行探索時,發現這種極為特殊的存在。我們推測,是兩個星系在形成初期,互相間受引力拉扯而撕裂出來的超空間通道,這個通道從形成的瞬間就固定在兩個星系的重力井邊緣,不會因為星系的移動而消失。同時,它們是閉合的,而超空間引擎是在超空間通道附近強行打開一個足以容納飛行器大小的超空間,使超空間通道如水主動融合附近水滴般把飛行器和人造超空間吸入,再在另一邊釋出。”
“根據我們的試驗,不算從母星到重力井邊緣的時間,從太陽系重力井邊緣到比鄰星系重力井邊緣的時間可以壓縮到兩周……到達蛇夫1061星系的時間是18天……葛利斯832距離地球16光年,超空間通道航行時間是21天……”
“這個時間怎么不是按比例遞增?”蘇雷一下子抓住關鍵。
“是的院長,這種超空間航道的時間計算非常奇怪,并不是按照比例遞增。因為太陽系邊緣只有三條超空間航道,所以具體規律我們還不能確定。”
按照專家們的介紹,在蘇雷他們忙著搞飛升項目的時候,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沒閑著。
航天那邊在材料、動力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的突破,其中最大的突破就是曲率引擎。
目前這種初代的曲率引擎理論極限速度是十分之一光速(3萬公里每秒),實際最大速度是3千公里每秒,也就是百分之一光速。不過當時專家們都覺得還不行,因為這個速度雖然遠遠超過之前的任何一種,但是要靠這個速度做跨星際航行還是不行,光是到最近的比鄰星就要400多年,還能干啥?
結果超空間航道的發現讓這個技術一下子變得能用了,它是目前唯一能破開空間屏障,進入超空間通道的動力系統。
“現在,隨著超空間航道的發現,我們國家中最優秀的航天專家們完成了最初的超空間引擎的開發。這一天,我們終于向銀河系的星辰大海邁出了第一步!”
“真是可喜可賀……”蘇雷也很高興,飛升能實用化,他才是最高興的。
畢竟無論是黃金人類還是機械義體用在星系內都顯得有些大材小用,現在既然星際航行有了突破,他的飛升項目也能派上用途了。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準備發射真正的跨星系運載飛船,對三條航道另一端的三個星系進行詳細的考察。”劉博士拿出了一份計劃。
“這是最新的飛船吧,看起來真漂亮……”蘇雷看著上面的效果圖,有些驚訝目前的進度。按照上面的數據,這玩意兒相當于一艘巡洋艦的大小,現在居然半年就差不多完工了。
“這飛船的建造進度這么快嗎?”
“是的,因為我們現在并不用火箭運輸材料了,而是使用的質量拋射器。所以運輸效率大幅度提升……畢竟我們有了黃金人類,對于重力的承受力遠超普通人類,質量拋射器的加速距離可以大幅度縮短到40公里。而對于現在的我國來說,區區一條40公里長的全封閉通道實在不是什么大事……我們一共建立了七座質量拋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