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電梯的工程量實在太大了,纜線長達三十萬公里,地面基站要150公里高度,其中地下部分90公里深。即使是大夏也有些吃不準。
反重力引擎又太過綠皮,所以大夏就把重點放在了質量投射器上。
這東西其實也不簡單,如果是正常情況,哪怕是不考慮載人,只發射貨物上去,這軌道也要好一百多公里長。否則的話,除非是運實心金屬塊,換做儀器類的東西肯定會被巨大的加速度G力直接壓壞的,比如要送衛星之類的精密上天的話,就必須慢慢加速,把加速度控制在30G以內,這就需要130公里長的軌道。如果載人的話,這長度就得增加十倍。
要讓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也能用。所以這需要延長加速軌道,降低加速發射時的重力加速度,使之能夠達到一般人也能承受的地步。加速度越低,則軌道就越長,建造成本自然越高。
按照計劃,將客運型航天器勻加速度設定在2.75倍重力加速度(2.75G),此時需要的軌道長度即為是1486公里左右。加上前端的車站與檢修區,以及出口端的保護段,總長度即為1500公里。
這個工程量雖然也不小,但是比起太空電梯也還在可以承受的范圍。特別是全都在地面施工,難度比太空施工低了不知多少倍。
但是這個工程剛剛開動,蘇雷這邊的黃金人類就成功了,而黃金人類的承受力比普通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他們能承受100G的加速度!所以用于運載黃金人類的客運型航天器急劇縮短到了40公里!
區區40公里的磁懸浮軌道,對于大夏的工程能力來說就是毛毛雨,中樞一口氣就砸了七條,同時開工。
然后當質量投射器完成了七成的時候,某所又傳來喜訊,大家認為最不可能的反重力引擎成功了!
蘇雷在看到反重力引擎實物的時候,也是驚得目瞪口呆。不是它有多么科幻,多么高科技,恰恰是這玩意兒太簡單了。
“這東西居然這么簡單?!為什么我們以前沒有想到?”蘇雷難以置信,這個所謂的反重力引擎居然如此的簡單。
這是一個環形的裝置,它令中央物體獲得的動能等同于環形轉盤旋轉動能的一半,它的功能很簡單,就是讓某個物體的運動方向被改變,在這過程當中,它是不做功的,而讓物體運動則是需要消耗能量,這個能量差不多是輸入機械能的一半。
發明者毛博士做了現場演示,他用了一堆非常簡單,隨處可見的金屬和塑料部件組裝起來了一臺反重力引擎,然后在一臺柴油發電機帶動下快速旋轉起來,一架20噸的卡車就像是無視了重力一樣懸浮了起來,并不斷向著上方加速飛去。
“為什么我們以前沒有想到?結構可以說是非常的簡單,但是我們在過去的歷史上為什么沒搞出來?”蘇雷下巴都快掉了。
“那個,院長,準確說,我們曾經想到過。”毛博士老老實實回答:“但是,他們每一次都因為運氣或者說巧合,失誤了一點點,每次的設備都少了一個相同的東西。”
“那是什么?”蘇雷相當好奇。
“是一個小小的制動零件,起安全閥作用的,院長……”毛博士的表情也十分精彩。
“是的,過去我們有過類似的設計,但就是少了這個小小的制動零件。實驗時,裝置在短時間內達到閾值,然后實驗室就被炸掉了……”旁邊的官員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