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你寫了吏治混亂,那么你以后肯定就得和吏治開戰,梳理混亂的吏治,從而與天下的惡吏、貪吏、劣吏為敵。
你如果寫了文武不和,就必然要去調解這種不和。
寫了土地兼并,你就得去限制大地主集團等等。
總之,這就等于提前給自己準備一幫政敵。
當然,你當官之后,也可以不按照自己寫的策論來,但那樣的話,就會被人批評沒有風骨什么的,在文人里的名聲就臭了。
就好似百年之前,某位閣老就以廉潔奉公而聞名于世,只可惜在某位大太監崛起之后,這位閣老隨即就拜在了大太監門下,成為了對方在前朝的政治盟友。
因而其也被文官們唾棄為閹黨。
等到那個大太監被新任皇帝趕下臺之后,那位閣老也就成為了典型的文官敗類,被世人所罵為閹狗,從而身后名不保。
殿試開始沒一刻鐘時間,坐在龍椅上的皇帝陛下就感覺不耐煩了,起身擺駕離開,將殿試的事情丟給了幾位副考官。
皇帝陛下乃是主考官,那么這些副考官的身份也是相當駭人的。
其中有主持前朝大事的首輔與他的三位小伙伴,以及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等人。
隨著皇帝陛下一走,一干官員就變得輕松了很多。
畢竟皇帝在這里的時候,他們是不能過于放松的,否則就是御前失禮。
而皇帝一走,他們就可以坐在那里喝喝茶,休息一下老胳膊老腿。
至于下面的貢生,見皇帝走了,一個個也放松了不少。
但即便是如此,其中不少人坐在那里依然是焦躁不安。
實際上就連方小悅都有點頭痛。
在尋思良久之后,他還是落筆了。
不過他寫的策論則是以勸農為主,開篇就指明國之隱患為糧食產量與人口日益增長的矛盾。
方小悅接下來,沒有去說什么田地兼并,而是闡述了農業技術發展的重要性,乃至于建議加強對新品種糧食的推廣種植等等。
就策論格式而言,方小悅很完美的做到了,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最后將大澤國兩百多年的繁榮歸根于歷代皇帝堅持農業為重的政策。
當然,方小悅也不敢完全肯定自己的策論會被皇帝陛下看上,不過以他四書文20級的水平,將這篇文章寫得花容錦繡倒也不是什么難事。
雖說殿試一共也就只給了半天的時間,但對于那些貢士而言,倒也是綽綽有余了。
畢竟任何一位過了會試的貢士,在殿試時的難點都只是如何確定自己的策論方向,只要確定了,寫出一篇文章并不是什么問題。
因而即便一些貢士前面好似猴子一樣抓撓,但他們看到時間不夠之后,寫起來還是很快的。
最終所有貢士都在時間結束之前完成了自己的策論。
等到小太監們上來收卷之后,貢士們朝著沒人的龍椅齊齊一拜,然后排隊離開負屃宮,按照原路離開皇宮。
而首輔等人則開始翻看收上來的試卷,并將自己看好的試卷挑出,放在一旁。
對于這些官員來說,他們看好的試卷無疑就是與自己施政綱領一樣或者相近的。
很快,十五張試卷就被選出。
tart”bnk”"tart"bnk"htts:enxuei8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