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首詩就水平層次而言,并不算什么千古名篇,也就是中上水平罷了。
但這首詩太應景了,并且很符合皇帝陛下的胃口。
因而才會讓皇帝陛下這么高興,一激動,就將自己心愛的萬方硯給賜了下去。
要知道,這萬方硯可不是一般的硯臺。
其產自于大澤國南方的硯臺山。
這硯臺山顧名思義就是專門出產硯臺的山脈。
硯臺山的石頭特別適合制作硯臺。
大澤國達官貴人府上所使用的硯臺多數都是產自硯臺山。
而這萬方硯乃是硯臺山里出產的極品。
想想也是,皇帝陛下用的硯臺,肯定是選用最好的材料,精挑細作而出。
像這樣的硯臺,一萬方石頭里最多出產13個。
因而其也就有了萬方硯的美名
當然,有萬方硯,就有千方硯,百方硯,十方硯,一方硯。
其中一方硯在京城的售價乃是1兩銀子。
十方硯則是七兩銀子。
百方硯和千方硯分別是五十兩,三百兩銀子。
至于萬方硯是沒有價格的,皇帝御用。
但也可以看出這萬方硯的價值恐怕不會低于千兩白銀,再加上皇帝御用的名頭,價值就更高了。
當然,其實際成本沒那么高,但商品就是這樣,在市場上售賣的價格永遠不可能是成本價,不管是挖掘石頭的工人,凋刻硯臺的工匠,還是將其輸送到京城來販賣的商人,都是要賺錢,要吃飯,要生活的。
總之,皇帝對方小悅的賞賜,瞬間就引發了進士們作詩的熱情。
由于皇帝之后沒有繼續點名,因而榜眼、探花、二甲進士紛紛主動站起吟誦自己的詩。
不過這位皇帝陛下倒也大方,只要比較好的詩,他都進行了打賞嗯,賞賜。
只不過,之后的賞賜就沒有方小悅那么高了。
有千方硯,百方硯,也有御用毛筆,墨錠等等。
當然,也有沒得到賞賜的。
畢竟像這種需要貼合主題的詩,想要現場做出來,還要做得好,難度還是很大的。
不少進士做詩的水平并不高,因而也沒能得到賞賜。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半個小時沒到,皇帝就顯得有些疲乏了。
作為皇帝,自然就不會去顧忌那些進士的情緒,當即起身,鼓勵眾進士幾句之后,就擺駕離開。
與之前一樣,首輔大人帶著眾官,眾進士跪送皇帝離開。
不過等皇帝一走,首輔也沒有待多久,面容和藹的教導了眾進士幾句之后,他也就提前退場了。
隨著首輔一離開,剩下的閣老以及眾多官員,都紛紛起身告辭離開。
而等這些官員一走,眾進士反倒感覺更輕松一些。
不管是誰,和自己上司坐在一起喝酒,必然很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