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海剛做好雞樅油,就接到了大伯的電話。
“小海,省里來的專家已經到村里了,你趕緊過來一下!”
“專家真的來了?”
聽到大伯電話里說的消息,張海一臉的懵逼,沒想到自家玉米真有專家過來考察。
“對啊,一共來了五個人,還有一個縣里的干部!”大伯立馬回答到。
掛斷電話,張海就趕了過去,因為他也非常好奇,專家們能不能研究出什么名堂來。
“小海這位是省城農科院的王教授”看到張海到來,大伯指著領頭的中年男子向張海介紹到。
“王教授你好,你好……”張海趕緊伸出手問好。
“張先生你好,這一段時間就打擾你了!”王教授一臉微笑的向張海道歉。
“沒事,只要你們不破壞我的玉米就行!”
說實話,張海真不太相信他們能研究出自家玉米高產的原因來,即使研究出來,肯定也不能隨便復制。
畢竟五谷豐登符可不是一般的東西,至少用現在的科學根本沒法解釋。
“放心,我們最多就取幾個樣本,研究下玉米地的土壤等等,不會對玉米的生長造成什么影響!”王教授里連忙解釋。
聽到王教授的保證,張海也就放心了。
隨后帶著他們就帶來山神農場的玉米地。
當王教授們看到張海家玉米的一瞬間,都以為自己看花了眼。
不是他家的玉米長得不好,而是太好了,好到超乎大家的想象,甚至比農科院試驗田里玉米還要好。
粗大的根莖,碧綠的葉子,還不到一人高的玉米稈上,平均長著三四個玉米棒子,每個玉米棒子,都有成年人的手臂般大小。
“好好好!!”王教授激動的連連叫好,如此優質的玉米在國內真的太少了。
“小張你家的玉米真的長得太好了!”
王教授的學生們也震驚到了,沒想到這里的玉米居然能長成這樣,即使在玉米高產的米國,這樣的玉米也算的上高產的了!!
隨便剝開一個玉米殼,當王教授看到里面飽滿而粗大的玉米粒后,驚喜的差點叫了起來。
看到如此好的玉米,王教授幾人哪里還忍得住,趕快叫學生們采集標本,然后打開電腦,運用先進的數據模型,評估張海家玉米的畝產量。
大約一刻鐘后,畝產數據終于出爐。
“教授結果出來了!!”負責計算的小周同學,一臉喜色的向王教授匯報。
“多少?”王教授急忙跑過去問道。
“一千六百三十八公斤……每畝……”小周激動的磕磕巴巴的回答道。
“真的?”聽到這個數據,王教授驚喜不已,一把拉開小周,自己親自查看。
“哈哈,真是一千六百三十八公斤!”
得到王教授的確認,學生們紛紛倒吸一口涼氣。
“破紀錄了?”
就連邊上的張海也不淡定了,這是放了個大衛星啊,全國玉米單產的記錄居然就這么破啦??
“破了破了,之前全國的畝產量才一千五百多公斤,咱們這里都一千六百多了!!”對于農業系的研究生,小周對全國玉米單產記錄再熟悉不過了。
聽到小周的話,眾人又是一陣雞飛狗跳,趕緊叫人過來支援。
大家已經做好了常駐張家灣的準備,似乎不把張海家玉米高產的原因找到,就永遠不會停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