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海考慮修建公司總部和員工小區的時候
玉米價格終于下跌,
從今年一月份巔峰時期的2900元每噸,下降到了當前的2600/噸,
不過這是大宗交易的價格,零售價還是很高。
比如青山的玉米零售價還在1.6元一斤左右,在一月份的時候甚至高達每斤1.8元。
真的超出了大家都想象。
至于今年玉米價格為什么這么高。
張海也考慮過,他覺得有一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疫情的原因,糧食生產大國惜售或是禁止出口。
第二,國際糧商炒作,
第三,自然災害導致國內糧食作物減產,比如去年秋收時,南方很多地區都遇到雨災。
第四,就是國內需求增加,糧商囤貨惜售、飼料廠商也想趁機抬價。
第五,國內糧食種植面積持續減少。
大家都知道玉米是國內養殖業所需的主要飼料原料,
因此在生豬存欄大增的時時候,飼料價格上漲是必然之勢。
由于玉米價格大幅上漲,嚴重損害了市場秩序,導致許多生活必需品也跟著大幅漲價。
因此為了穩定市場,國家終于出手。
3月底國家超期存儲稻谷進行定向拍賣,
4月初有關部門再次修訂托市小麥拍賣交易規則,限定飼料和面粉企業參與拍賣,且僅能自用,不得專賣。
利空因素施壓現貨價格持續下滑,北方港口貿易商收購情緒減弱,玉米價格行情持續弱勢。
短期終端采購情緒仍以觀望為主,難有明顯改善。
很快玉米價格就從巔峰時期的2900元每噸,下降到了2600多,每噸整整下降300多塊。
不過在張海看來這些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
國內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因素還是糧食產量不足,無法做到供需平衡。
否則糧食價格為何會漲到如此程度。
至于為什么為產量不足,
根由還是因為種糧食不賺錢,
所以最近幾年,全國的糧食種植面積持續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信息顯示:2019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6.64億噸,創歷史新高,
但值得警惕的是:小麥、玉米、稻谷面積皆出現下滑。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606萬公頃,比上年減少97萬公頃。
其中小麥播種面積2373萬公頃,減少54萬公頃;
稻谷播種面積2969萬公頃,減少50萬公頃;
玉米播種面積4128萬公頃,減少85萬公頃;
因此在今年的一號文件中,中央明確提出了
要大力推進農業改革,提高農民素質,經濟收入水平,
國家糧食生產的穩定以及國家糧食安全的保護最終將導致在農村地區實現農村振興戰略。
一號文件中很大一部分是關于促進糧食種植和生產的內容。
國家還明確指出,在當前的農業改革和發展中,有必要“穩定對種糧農民的補貼,使種糧有合理的收入”,堅持并提高最低收購價。
稻米和小麥政策,并改善對玉米和大豆生產者的補貼政策。
此外,還將大力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的農業生產保護區的建設,促進農業的大規模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