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村長轉過頭向張海說道:“小海,你小子別笑,你也該出點力啊!”
“啊?”張海不敢置信的指著自己鼻子問道:“我?我能出啥力?種地我也不太會啊?”
看到張海被點名,其他人都幸災樂禍的笑了起來。
心想吃瓜有風險,看熱鬧需謹慎啊!
聽到張海的話,張國慶白了他一眼道:“誰讓你幫種地了?我意思是讓你排幾個專家給大家培訓培訓,教教大家怎么科學的種地,你們農場不是有那么多專家嗎?”
咦!
其他人都若有所思。
覺得村長的想法似乎不錯啊,
如果能得到專家的教導,那大家的種地本事肯定能提高不少,
要是在以前,大家肯定都會對此嗤之以鼻,根本不會有人想要去培訓。
因為那時候玉米產量低,技術就是再好又能咋樣,最多也就比別人多收獲一兩百斤玉米而已。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
經過這兩年的種植,大家發現管理水平的高低,對玉米的產量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管理的好,山神一號的畝產量能達到三四千斤,
如果管理的不好,山神一號的產量要多低有多低,顆粒無收都有可能,
就拿村里來做例子,產量最高的達到了3780斤,產量最低的只有2800來斤。
甚至隔壁村有家的玉米產量只有1300多斤,
為何會這么低?因為他們家就放了一道化肥,之后就再也沒管過地里的玉米。
到了前兩天秋收的時候,地里的雜草都差點將玉米淹沒。
“小海,你覺得我的提議怎么樣?”看到張海震驚的表情,村長繼續向他問道。
聽到大伯的話,張海終于清醒過來,
掃視了在場的眾人一圈,張海就問道:“大家覺得有必要嗎?”
“當然有必要!”
“怎么會沒必要,小海你就請專家來給我們培訓培訓唄!”
村民們都看著他重重的點頭。
看到的大家這么積極,張海有些哭笑不得,
真不知大家怎么突然變得好學起來,
最恐怖的是,就連村里的中老年婦女們都有這樣的想法。
“那好吧,不過最近大家都忙著秋收,等忙完了這一陣子,我再請幾個專家過來,大家覺得怎樣?”張海說完就看著大家。
“沒問題!”
“當然沒問題,下半年咱們都沒啥事,啥時候培訓都成!”
村民們都笑著點點頭,
“對了小海,我看不僅是玉米方面,小麥和水稻方面大家也可以培訓培訓。”就在這時,大伯突然提醒道。
“對對對!!小麥和水稻也很重要!”
“不錯,這些也該學習學習。”
其他村民都連忙點頭,對村長的提議非常贊同,
“沒問題,我會盡快為大家安排,爭取在冬小麥播種之前開始給大家培訓。”
“那就好,那就好!”
“小海,你看著安排就成。”
村民們都笑著點點頭,對張海的安排非常滿意。
在青山地區,冬小麥一般都在十月底開始,
因此,張海只要在播種之前給大家安排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