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首臨江仙,立刻將人帶入到滾滾的歷史長河之中,隨即只見吳先生終于進入正題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國宏大的開篇也很快將下面的聽書人帶入到那個紛亂的年代,再加上吳先生聲音清脆,吐字清晰,更容易讓人沉浸到故事中無法自拔。
說書可不是照著書本去讀,雖然三國演義本來就是說書人的話本,但其實說書人在說書時,還有許多自己可以發揮的余地,比如有些細節書上沒有描述,說書人就要以自己的說書功底補上,有時甚至還要延伸出一些額外的情節等等,所以就算是同一部故事,每個說書人說出來卻都有些不一樣,而吳先生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節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三國了,但這時也感覺吳先生講的三國引人入勝,最后也不禁聽的入迷,旁邊的朱允熥更是聽的眉飛色舞,如果不是平時實在太忙,他都恨不得日后每天都來這里聽一段評書。
本來吳先生一段評書只講半個時辰,畢竟他們這種說書太費嗓子,如果一天講的太多,恐怕第二天嗓子就啞了,所以講古軒里才有幾個說書先生輪流上臺。
不過今天的這部三國卻太過精彩,講完桃園三結義后,接下來就是劉關張要去打黃巾軍了,現在卻要在這個地方斷掉,臺下的聽眾當然不愿意,于是一群人起哄,而且還有人不斷的向臺上打賞銀錢,要求吳先生繼續說下去。
吳先生也知道臺下的這些人都是自己的衣食父母,當然也不敢太過得罪,另外這本三國受歡迎的程度也出乎他的意料,看這樣子,今天不賣力是不行了。
于是在這種情況下,吳先生又多講了半個時辰,最后講完臺下的聽眾還想繼續聽,可是吳先生的嗓子卻受不了,必須休息一下才行,否則明天就講不了。
在這種情況下,臺下的聽眾這才滿是遺憾的放過吳先生,不過他們已經打定主意,明天無論如何都要來講古軒繼續把接下來的故事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