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節和朱允熥這時卻悄悄的退了出去,臺下聽眾的反應讓他們很滿意,今天三國才剛講了開頭,就已經引起不錯的反響,隨著時間的推移,估計名氣會越來越大,也許用不了幾天,三國演義就會成為街頭巷尾的談資,到時三國演義這本書也到了上市售賣的時候了。
事實上李節的猜測還是太保守了,僅僅一天時間,這股由說書人中傳出來的三國風就席卷整個京城,剛開始還只是在那些評書愛好者中傳播,但很快就有人高價從說書人手中買到一本三國演義,當書上的內容在一個小圈子傳開后,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人,甚至許多人都在重金求購這本書。
短短幾天之后,三國演義就被不少人評為一部“奇書”,許多人都想求購卻不可得,畢竟之前朱允熥也只送了幾個說書人,而且在三國的名氣傳開后,這些說書人都把三國演義當成吃飯的家伙,無論別人出多少錢他們都不肯賣。
物以稀為貴,人們越是買不到三國演義,就越是勾起無數人的好奇心,有些傳抄出來的內容也開始在讀書人中流傳,可惜這些內容都是斷斷續續的,還不如去聽說書人的評書。
借著這股熱潮,李節也立刻找到羅貫中,不過羅貫中對城中的這股三國熱還一無所知,因為李節和朱允熥搞的小動作根本沒通知他,當然李節和朱允熥也沒想到三國這把火會燒的這么急、這么旺。
不過這也是好事,當李節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后,羅貫中也興奮的老臉發紅,當即就決定提前售賣書籍,其實自從樣書確定后,三國演義已經印刷出來不少了,本來羅貫中想著第一次印刷五千部就足夠了,但李節卻堅持要求最少印刷一萬部,否則根本供應不上。
現在雖然沒有印刷完一萬部,但七八千部還是有的,完全可以邊印邊賣,于是羅貫中當即做出決定,即日起開始售賣自己的書籍,而當各個書商得知三國演義有貨源時,立刻像是聞到血的鯊魚一般主動找了過來,七八千部的三國演義在眨眼間被搶購一空,第二天就出現在各個書肆的案頭。
本來求購無門的人得知三國演義竟然上市售賣,也讓他們興奮的跑上街頭搶購,不過因為貨源有限,每家書肆分到了三國演義都很有限,只要去晚一點,可能就被人搶空了,于是就出現不少人挨家挨戶的去詢問,有些人甚至在一天之內跑遍了整個京城的書肆。
羅貫中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書竟然引起這么大的轟動,特別是當他和李節一起走上街頭,看著無數人追捧著自己所寫的三國時,也激動的熱淚盈眶,似乎當年的落魄也都是值得的。
李節也十分理解這些求購三國的人,因為他自己就收藏了三部三國,其中一部是最開始的樣書,另外一部則是正式印刷出來的第一批三國。
不過這兩部都不算什么,最后一部才叫珍貴,因為羅貫中為了感謝他,竟然把他的手稿送給了李節,雖然李節再三推辭,但卻架不住羅貫中的堅持,因為對他來說,三國已經印刷成書,他再留著這些書稿也沒用了,于是李節最后只得收下。
然而就在整個京城因一部三國而瘋狂時,卻發生了一件十分不和諧的事,也許在別人看來根本不算什么,但李節卻覺得十分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