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就回答了:“拼命的攢糧食。”
劉邦點點頭:“還有呢?“
張良楞了楞:“沒了。”
劉邦叫道:“不對!肯定還有什么。不拿我當兄弟是不?”
張良急忙擺手:“沒沒沒……”
劉邦沒好氣地說道:“那你就說啊。”
張良略帶羞澀地說:“把城墻建的高高的。其實也第一條意思都差不多,就是讓霸王不那么容易打我們,再強調就顯得重復了。”
劉邦正色道:“不不不,不重復。還有呢?”
張良答道:“真沒了。”
劉邦:“不對!一定還有什么。你想想,你再好好想想,肯定還有的。”
張良想了好一陣之后才緩緩說道:“既然當孫子就當到底,現在先不要稱王。”
劉邦點點頭:“行,就這樣。這事就這么辦,你去負責。”
這就是漢初十二字國策的過程。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鼎鼎大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
項羽攻進咸陽之后,把六國舊貴族和有功的將領一共封了十八個異姓侯王,他自己就是西楚霸王。劉邦則被封在了偏遠的巴蜀和漢中為漢王,這讓劉邦很不高興卻又無可奈何。
這里偏遠貧瘠不說,連著的關中地區又封給秦國的三名降將章邯等人,被擋住了根本出不去。
劉邦到了南鄭后,拜蕭何為丞相,曹參、樊噲、周勃等為將軍,養精蓄銳,準備有機會時再搞搞震。
可手下的兵士們卻都不這么想,大家都想著回老家。
每天都有人開小差逃走的消息傳來,劉邦急得連飯也吃不下。
有一天,忽然蕭何跑來報告:“韓信跑了。”
劉邦不以為然地說:“跑了就跑了唄,又不少跑他一個。”
蕭何說的這個韓信,本來是淮陰人。
當初項梁起兵路過淮陰時,韓信去投奔他在楚營里當了個水兵。
項梁死后又跟了項羽。
項羽也沒太在意,畢竟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強人,阿貓阿狗都花時間哪里有空?
見韓信比一般兵士強,就讓他做了個小軍官。
韓信好幾回向項羽獻計策,項羽都沒有采用,到后面甚至都懶得理會他。
韓信感到十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