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王對和氏璧無比愛惜,甚至都舍不得將其雕琢成器,最后決定鎮國之寶將之珍藏。
時間依舊在溜走,一晃四百年過去了。
這時候當政的是楚威王。
這哥們可不像祖先們那么在意這塊玉。又或者說,他更在意收買人心。
楚威王把這塊玉賞賜給了相國昭陽,以表達對他為國家建立功勛的獎勵。
昭陽得到和氏璧,覺得自己的人生圓滿了。
人在得意時,就喜歡裝逼。
昭陽召集友人游玩赤山,興起時拿出和氏璧給大家觀賞。
萬萬想不到的是,賓客散去后,和氏璧竟然不翼而飛,這成了當時的第一懸案。
物是人非,不變的時間的流走。
五十多年后,在趙國的集市上出現一塊美玉。
趙國人繆賢不惜以全家資產把這塊玉買了下來。
結果確認是一塊世所無雙的美玉,但沒人知道它的由來。
經過全國最高超的玉匠鑒別,最終確認這塊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
當時趙國的掌政者是趙惠文王。
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出現在本國。用盡各種手段將之取來據為己有。
消息不脛而走。
這是已經武力強大的秦昭王知道了,派出使者和趙王說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事實上從本質來說,這也是一種炫耀武力的表現。
不過,這也奠定了和氏璧“價值連城”這個成語的基礎。趙王懾于秦國威脅,最后派藺相如前去出使秦國,來解決這件事。
秦昭王拿到和氏璧后哈哈大笑,完全避而不談城池的事。
藺相如假意和氏璧有缺,設計騙回和氏璧,連夜送回邯鄲。
于是又產生一個成語——完璧歸趙。
由此,和氏璧便成了權勢的象征。
即便是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在這塊玉上也未能免俗。
統一天下后,秦始皇得到了和氏璧。端著這塊美玉想了好幾天,決定讓它萬世無雙。
秦始皇找來天下最好的工匠,把和氏璧雕刻成了一塊玉璽,同時命丞相李斯親自在印章上刻下“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大字。
然后下令,這就是傳國玉璽,得此者才算得位正。從此之后,頒發的圣旨都要蓋上這塊璽印,方算是名正言順。這塊有和氏璧雕刻而成的玉璽,也就成了天下第一至寶,正統皇權的象征!
這件事情世人皆知,但其中卻藏著一個秘密。
秦始皇生性多疑,對任何人都有防備。
雕刻出傳國玉璽之后,秦始皇就想到了一個問題:假如有人趁他不注意,偷蓋了大印怎么辦?
正常情況下,自然沒人敢這么做。可是萬一以后自己生了病,或者是年老迷糊了,這可是個大問題了。端著象征最高權力的傳國玉璽想了好幾天,還真被他想出了個好主意。
凡玉皆有玉精。
秦始皇決定從這里下手。
和氏璧的玉精就在螭虎腹部,只有黃豆大小的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