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徹難掩失望地搖搖頭:“就是一處普通的石棺。”
閻本德嘆道:“既然不是咱們要找的入口,那咱們也沒必要打擾死者的寧靜了。唉……”
大家都知道他為什么嘆氣,之前興致沖沖地以為確定了秦始皇陵的入口,現在證明他們的判斷錯了。
唯一對這個沒有失望的人,是秦曉鸞。
在后世時,她曾經去秦始皇陵旅游過,知道陵園的位置在驪山的北麓上的沖積扇地帶。而她們現在所在,確實驪山南麓的一處懸崖,兩者之間相距實在太遠。
之所以明明知道是白費功夫還要跟著來,是不想引起李淳豐這些老狐貍的疑心。總不至于告訴他們“我知道不在這里”吧?
李淳豐沉聲說道:“也不一定。”
秦曉鸞差點笑了出聲,這老家伙還真是死鴨子嘴硬啊。都已經證實是錯的了,還這個模樣。
李淳豐摸著胡須說道:“老夫對奇門遁甲的推算,從未錯過。”
閻本德面露苦色:“可是……”
李淳豐轉而望向姚徹說道:“你說這是一個普通的石棺,老夫卻有個疑問。盡管這里非常簡陋,但把這么一具石棺放到這里,所需耗費的人力物力也不小。”
姚徹答道:“我說的普通,是指的這句石棺在崖葬之中非常普通。”
說完這句話,開始解釋起來。
崖葬,指的是選在面臨江河的懸疑峭壁之上的墓地。
按照葬禮類型來說,屬于是露天葬。
崖葬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懸棺葬,另外一種就是他們現在見到的崖洞葬。
懸棺葬這里就不解釋了,只說說崖洞葬。
顧名思義,崖洞葬就是在懸崖峭壁上選擇天然山洞,將死者安葬其中。
說到這里,姚徹突然“咦”了一聲。
李淳豐趕緊問道:“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姚徹答道:“我是發現了一點小的異常。”
秦曉鸞等三人異口同聲問道:“什么?”
姚徹說道:“通常來說,崖洞葬內,都會在石壁上畫上相關的圖案。”
就在秦曉鸞和李淳豐思考“為什么這里沒有圖案時”,閻本德問出了一句話:“為什么是圖案而不是文字類的銘文?”
秦曉鸞偷偷橫了閻本德一眼,心想你這腦回路和關注點很清麗脫俗啊。圖案和銘文有什么區別嗎?不都是起記錄死者生平作用的。
她忘了,閻本德除了是營造大家之外,還是一個有名的畫家。一提到繪畫,自然就往那個方向想了。
相對于“為什么這里沒有圖案”這個問題來說,姚徹回答“為什么不是文字”這個問題要容易的多,于是馬上說了起來。
盡管很早就有了崖葬,但也只是在濮、越、巴、僚等族中盛行。講究“入土為安”的漢人,是斷然不可能采取這種方式的。
而且即便是在少數民族中,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大貴族才能使用這種安葬方式。其原因就是李淳豐剛才提到的,這樣不僅花費人力物力大,也非常危險。
李淳豐突然又問了一個問題:“那你知道為什么那些少數民族要崇尚這種安葬方式嗎?”
姚徹點了點頭,繼續解釋了起來。
這都是由相關的文化和習俗決定的。例如閔地畬族,所信奉的始祖盤瓠王是星宿降世,所以留下遺言“生不落地,死不落土。”后代遵從其遺愿,就把棺木懸掛在巖洞中安葬。后來族中貴族就照此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