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八左豹雖掉下了馬,他胯下的坐騎并沒有停步,依舊直沖過來。張飛剛剛用過力氣,一時來不及回力,更來不及躲閃,眼看就要被奔馬撞上。這奔馬來速甚快,加上自身數百斤的體重,這一旦被撞上,就算張飛皮糙肉厚也擋不住沖擊力,不死也得重傷。
便在此時,猛然一人從旁邊躍出,正跳躍到奔馬必經之處的西面,氣沉丹田,驀然大呼,奮力打出一拳,正中奔馬的脖頸。這奔馳的駿馬本是向前沖的,頓時改為向東趔趄,趔趄兩步,轟然倒地,卻竟是被這人一拳擊倒,斜溜溜滑出多遠,哀鳴長嘶,想再立起來卻再三不能了。
這打倒奔馬之人正是關羽。
見摔落地上的丈八左豹試圖爬起來,急忙丟掉馬槊,關羽挺戟縱步跳躍過去,一腳將剛支起身子的丈八左豹踢倒,提戟下刺,將之刺死。
張略聽罷,心中感慨:“孫堅父子俠義輕脫,不足慮。曹操一代雄杰,殺不得也不能殺。唯此劉備,吾必殺之!”
旋即開口道:
“左君真乃我道勇士!如有一日我黃天不敗于華夏之際,我當在廣宗樹立一座紀念碑!來紀念這數十萬殉道者!”
“左君遺骨先讓徐小帥交給廖部,他負責這個事情。”
“劉、關、張吾必殺之!”
卞喜擦拭了眼角的淚花:“劉、關、張必殺之!”
劉備少結關、張,關、張從其周旋畢生,再結趙云,趙云亦患難相隨,從無貳志,后為平原相時,郡中有人結客刺殺他,因他待這刺客甚厚,竟使這個刺客不忍刺之,反將雇主賣給了他。
他自起兵,數十年中輾轉諸州,寄食各地,無立錐之地而能得陶謙、孔融之敬重,袁紹父子、劉表皆曾郊迎;投奔曹操,曹操亦“禮之甚重”;南下荊州,荊州豪杰多歸之,避曹軍而奔江陵,荊州人士隨之者十余萬。
后世史學家嘆曰:“是時身無尺寸之柄,而所至使人顛倒如此!”
遍觀古今,像劉備這樣能得人心的可謂寥寥無幾,屈指可數。性格堅忍不拔、百折不饒已是可怖,又能得人心至此更是可怕。
孫堅雖然猛鷙,然而只是個寒士匹夫,輕脫早死,不必殺。曹操乃是雄主,雄才大略,當為天下惜之,來日逐鹿中原,張略勝,則有天下,張略敗,亦不必慮天下無明君,故此殺不得也不能殺。
劉備就不然了,寒家子弟,沒什么背景后臺,就算立下戰功,戰后至多當個縣尉、縣丞,最多一個縣令,殺了也就殺了。
次日,張略看著正在行軍的部隊,每個伍長背后都貼了一個字。三天行軍中教授的乃是后世力學三定律:
“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物體加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且與物體質量的倒數成正比;加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這是張略模仿后世部隊的學習方法,時時刻刻刻都得讓大家處于一個學習環境中。部隊里面開設了隨營學堂,人人都得上學。而且部隊里面至少在軍官團中普及三大作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和兄弟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批評與自我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