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奇的是,隨著姒癸的體型變小,體表銘刻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陣,仿佛要融進他的骨子里。
干枯的骨頭,逐漸呈暗金色,并且憑空生成一片片玄之又玄的紋路。
姒癸清晰感受到自己在變強,腦海里生出一陣明悟。
所謂的巫神大劫,挨不過去,便是能讓人身死道消的大劫,熬過去,卻是一場難得的機緣。
只是這份機緣,絕大多數都無福消受。
陰風吹了許久。
姒癸一個接近兩米高的少年,硬生生被吹成了一尺多高的小人。
好在不是沒辦法恢復,陰風一停,姒癸意念一動,數之不盡的巫力灌入他的體內。
整個人宛如充氣的氣球,迅速膨脹到原來的水準。
第三劫火劫如期而至。
各式各樣的火焰從姒癸身上冒了出來,他整個人瞬間成了人形火把。
相比雷劫風劫的從容應對,火劫對他的傷害,沒有削弱半分。
眼看要被燒成灰飛,姒癸無奈之下,動用了三昧真火。
以毒攻毒,以火制火。
天火與三昧真火交織在一起,互不相讓,互相抵消。
順利度過雷風火三劫,姒癸臉上沒有絲毫喜意,反而滿是凝重。
接下來才是巫神大劫的重頭戲,以身載道。
大道希夷,只見其意,未見其形,蘊含的天地妙理,更是浩瀚不知底。
以人體承載大道,稍有不慎,就會被大道同化,徹底消失在世間。
這也是為什么巫尊千千萬,巫神卻寥寥無幾的根本原因。
這同樣是巫尊和巫神看似一線之隔,實則二者差距如同天塹的原因。
就連姒癸這種斬殺巫尊巔峰如喝水一般簡單的妖孽,也只奢望傾盡全力在巫神境手上保住性命,而非與之斗法,并越階戰而勝之。
承載大道的巫神境,和巫神境之下,幾乎是兩個不同的維度。
當然,憑借氣運取巧晉升的不在此列。
那種人,或許僥幸以身載道,但恐怕很難弄明白自己的道,究竟是什么。
連這個都不清楚,自然發揮不出實力。
姒癸要承載的大道,赫然是祭壇建議的混沌大道。
他之所以聽從祭壇的建議,是因為混沌大道不說天下第一,也是最頂級的那種。
而巫神境之上的爭斗,不但比修為,比法寶,比陣法,更重要的還是比各自承載的大道。
大道差了,想和普通人做朋友,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姒癸按照祭壇的指引,沒有放開去吸收更多的混沌道蘊,以盡快承載混沌大道,而是步步為營,慢慢調節狀態。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承載大道該慎之再慎。
這樣持續了一刻鐘,異變突生,姒癸開始鎖不住自己控制吸收混沌的速度。
準確來說,他的修為進度,已經失控了,在以不正常的速度飛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