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離開剛剛賣桔子的老板那里,李悠然繼續往前走,陸續看到了更多附近村民們擺的攤位。
其中有不少都是山貨。
比如雞樅菌、竹蓀、竹筍等。
這些東西李悠然也經常賣,所以看著很是有些親切。
不過,最近山貨倒是賣得比較少了。
回去之后,多去找點山貨賣好了。
李悠然挺喜歡賣山貨的。
“好詩!好詩!好詩啊!”
正想著,突然聽到有人大贊“好詩”。
有人在此作詩嗎?
李悠然眼前一亮,頓時有了很大的興趣。
趕緊抬頭向著聲音傳過來的方向看過去。
果然看到不遠處圍著一大群人。
“好詩”、“好有意境”之類的贊美,還在不斷傳來。
有人作出了一首非常有意境的好詩嗎?
李悠然興趣更濃,同時非常好奇。
快步走了過去。
然后看到人群中有人畫了一幅畫,并且在畫上題了一首詩。
大家稱贊的,便是題在畫上的那首詩。
但是,李悠然看清畫上的詩之后,卻是大吃一驚。
只見詩是這樣寫的:
“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首詩李悠然再熟悉不過。
當然,確切的說,是這首詞。
不過,很多時候很多人喜歡把詞也說成是詩。
就像現在這些人。
說成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李悠然的詞啊!
當然,確切的說,是系統掉落的,來自地球唐代詩人張志和的一首詞,《漁歌子》。
一段時間之前,李悠然和王齡、唐寬三個人一起,出游龍城西郊的尋仙道。
游著游著,下起了細雨。并且在尋仙道一處桃花盛開的水域邊,碰到了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正在釣魚。
且釣上來一條鱖魚。
李悠然便將這首詞寫下。
寫下之后,一直沒有將這首詞發表。
當時只有王齡、唐寬,還有那位釣魚的老翁,知道詞的內容。
現在,這首詞怎么會在這里,被這個作畫的年輕人寫出?
作畫之人大概三十歲左右。
雖然不知道年輕人是如何知道這首詞的,但他現在將其寫出,是想冒充詞的作者嗎?
李悠然心里如此想。
當然,李悠然不怕對方冒充。
因為,他早已經將這首詞注冊了版權。
這個世界上沒人能夠冒充作者。
當然,年輕人現在將其寫出,也未必就是要冒充作者。
他也許只是喜歡這首詞,才將其寫出。
先看看再說。
“林河,你竟然能夠寫出這么好的詞?簡直讓人不可思議。你的詩詞能力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強了?”一個人非常震驚的說道。
原來,作畫寫詞的年輕人,叫做林河。
而現在感到震驚的人,認識林河。
此時,正在對林河能夠寫出這么好的詞,感到震驚和不可置信。
林河哈哈一笑,然后又十分無奈的說道:“我要是能夠寫出這么好的詞,那就好了。我要是能夠寫出這么好的詞,我立馬棄畫從詩。”
“安?”感到震驚的人先是一愣,然后釋然,說道:“我就說嘛。你寫詩作詞的能力,不會比我強。怎么可能突然間寫出這么好的詞?這首詞絕對能夠成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