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夙夕和張道靈來到秦王宮昊陽殿時,才發覺這里的氣氛不同尋常。
除了上面高坐的秦始皇滿臉陰沉以外,廷尉伯異竟然也在這里。
“拜見陛下。”夙夕快步上前,朝秦始皇揖身拜道。
張道靈也走上前去,拱手拜道:“陛下。”
秦始皇朝張道靈點點頭,然后說道:“張校尉,你做的不錯,你為帝國選拔的官員都是良材。”
“不敢,陛下過譽了。”張道靈立刻謙虛地說道。
秦始皇沒有多說,而是指著伯異身邊的座位說道:“張校尉,坐。”
“多謝陛下賜座。”張道靈來到伯異身邊,在軟墊上跪坐下來。
如今的大秦朝廷依舊延續了跪坐之禮,上朝時臣子拜見皇帝后,便分文武兩班跪坐在兩側。
張道靈坐下后,秦始皇這才對夙夕道:“丞相。”
“臣在。”夙夕連忙應道。
秦始皇語氣清冷地道:“此前你跟朕說,你想做文學大臣。”
“是。”夙夕說道。
秦始皇道:“朕沒有同意,看來朕是對的。”
夙夕立刻抬頭問道:“陛下,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
秦始皇從面前的御案上,拿起一部書籍,然后命身邊的侍從送到了夙夕面前。
夙夕伸手接過書籍,只是看了一眼書頁的名字,臉色就是一變。
只見這本書上面寫著:“《嬴政還是趙政?趙姬與呂不韋不得不說的故事》”
夙夕瞬間就明白了,為什么廷尉伯異也在這里。
“陛下,此書為何人所作?”夙夕連忙問道。
然而秦始皇卻并不在意夙夕這個問題,夙夕這么問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誰寫的書,找誰的麻煩。
但秦始皇顯然不想這么隨便了結此事,只聽秦始皇緩緩說道:“我大秦先祖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后世亦為天子息馬。后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秦之先為嬴姓,其后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秦始皇說的這段話,簡要概括就是,無論是嬴政還是趙政,但從先祖和姓氏這個角度上去考究,并沒有錯。因為秦國王室和趙氏同出一源,只是分成了兩個不同的旁支罷了。
但是這部書的出發點完全不在這里,而是說的是呂不韋和趙姬亂搞,在趙國生出了秦始皇,然后才叫‘趙政’。
你可以說秦始皇殘暴,也可以說秦始皇是暴君。
但你不能說他不是上任秦王的兒子,不能說他是他娘和野男人亂搞生出來的種。
這就相當于,后世許多人張口侃侃而談,說唐朝皇室有胡人血統。
這種話你在后世吹牛說說就行了,可你如果真要在李淵或者李世民或者別的唐朝皇帝面前說:你們的祖先是胡人,你們有胡人血統。
很抱歉,那你的三族基本是保不住了。
別說秦始皇了,換做一個普通人,你也忍不了別人對你家庭和你的出身如此編排。
“丞相。”秦始皇叫道。
夙夕輕咬嘴唇,面露憂色,但是很快,她就將所有情緒收斂,抬起頭來:“臣在。”
“下令。”秦始皇開口說道。
夙夕問道:“敢問陛下,何令?”
秦始皇手指輕輕敲打著帝座扶手,緩緩說道:“焚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