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地,縱橫二千三百余里,盡皆是一片沼澤。
張道靈與厭衰騎馬而行,走在人為填出來的干土路上,看著兩側的茫茫無際的沼澤腐泥,厭衰不由嘆了口氣。
“這天漢之地,便是河宋之人也不愿來此。”厭衰說道。
張道靈看過之后,說道:“這沼澤不像是古來如此。”
厭衰道:“神君明鑒,的確如此。天漢之地原本并非沼澤,而是一片平原。”
“哦?”張道靈聽到厭衰這么說,當即就有些明白了:“那想必是上游有河流改道,侵淹了天漢之地,才把這里變成了沼澤?”
厭衰敬佩地道:“神君慧眼如炬,是的,一百七十年前,上游‘洛淵神府’為了開辟田土,刻意將‘陽水’改道天漢邊境。只因改道之時,河道挖的太淺,而且常年無人梳理,故而年年‘陽水’都要決堤泛濫。當年的河宋神君曾找洛淵神君商議過加固陽水河堤一事,但洛淵神府一直推脫遷延,久而久之,天漢就成了現在的局面。”
張道靈聽完,搖頭道:“若洛淵神君推脫,則河宋神君自己也能改變此事,卻這么一直拖延下來,只怕是河宋神君也不想大費周章處理陽水之務吧。”
厭衰道:“天漢之地處于河宋邊緣地帶,歷來不受重視,歷代河宋神君遷延不理,也是能夠理解的。”
“可誰能理解這兩千里內的天漢之民呢?”張道靈緩緩說道。
厭衰默然,只能策馬跟在張道靈身后一路前行。
二人又一路走了數十里地,連一個平民也沒見到,好似這天漢之地連一戶百姓也沒有了一樣。
但張道靈卻不這么認為,因為他們腳下的土路就是最好的證據。
能在沼澤地里鋪出一條能供人行走的土路,說明這里面就還有人居住。
于是二人又行了十余里地,果然在一片山林之中看到了裊裊升起的炊煙。
“走,過去看看。”張道靈說道。
于是二人騎馬進入山林中,這片山林地勢頗高,而且是一片斜坡,沒有積水,故而還算干燥。
當張道靈與厭衰進入山林后,只見這片山林里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十幾座房屋,都是土墻木頂,看上去像是一個小村落。
很快就有村落里的人發現了張道靈和厭衰,只聽一群小孩子呼呼啦啦大喊著:“祈伯,祈伯,有客人來了。”
張道靈用神念一掃,清楚地知道了現在這個村落里有八十六人。
這些人在看到張道靈和厭衰時,都好奇地圍了過來。
尤其是他們看到張道靈和厭衰身上衣服的布料,那是他們從未見過的精美綢緞。
他們世代困居在這天漢之地,每日所求不過是‘溫飽’而已,至于那些奢靡精致的享受,對他們來說都是天方夜譚。
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鶯歌燕舞,歌舞升平。
這些事情對他們來說,是想都想不出來的,他們做過最好的夢,也都是完整溫暖的房屋,充足的糧食,還有嶄新的衣服,僅此而已。
一位約有七十多歲的老人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了出來,他步履蹣跚,但雙目中卻泛著亮光。
張道靈對厭衰道:“從現在開始,叫我公子。”
厭衰聞言,立刻明白張道靈這是想要隱藏身份,于是點頭道:“是,公子。”
當那位老人來到面前,張道靈翻身下馬。
老人抱拳問道:“客從何來?”
張道靈笑道:“奉神君之命,前來巡察天漢之地。”
老人聞言,問道:“河宋神君?”
張道靈笑道:“天漢神君。”
老人有些驚訝,“天漢神君?莫非是這天漢之地的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