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將軍的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河宋神君將柔姬許給了憨將軍,不止如此,還定了六女陪嫁。
這六女陪嫁也是太宇禮制規定的,天子十二女陪嫁,神君九女,仙師六女。
先不說其他,且說這六女陪嫁制度。
柔姬為正妻,隨她陪嫁的會有六個親族女子,分別是柔姬的三個妹妹,這三個妹妹可以是親妹妹,也可以是堂妹。
然后是柔姬的三個侄女,可以是親侄女,也可以是堂侄女,只要有血緣關系就行。
也就是說,憨將軍一次要娶七個女子,身為正妻的柔姬,以及身為‘妾’的柔姬的三個妹妹和三個侄女。
這三個妹妹和侄女屬于陪嫁,陪著柔姬一起嫁給憨將軍,這是太宇仙庭歷來就有的制度。
為什么要有這個制度呢?其實非常簡單,柔姬作為正妻,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天漢神府,沒有一兩個自己人是不行的。
而且正妻就是一家主母,當然要有一家主母的威嚴。
所以三個妹妹和三個侄女一起陪嫁過去,大家都是一家人,現在都嫁給一個夫君,那么柔姬這個家中主母的地位就非常牢固了。
而且還有三個妹妹和侄女幫襯,掌管起家事來自然不費什么心力。
并且大家都是一起嫁過來的,又以柔姬為主,所以憨將軍假如以后再娶別的女人,也動搖不了柔姬的地位。
將憨將軍婚事定下后,憨將軍就跟隨張道靈一起回府了。
回府之后他還要正式來提親,然后確定婚期,規格等等...
到了元興二年七月十六日,出征已半年多的軍隊終于回到了家鄉。
家家戶戶的百姓都出來迎接自己的兒子、丈夫、兄弟,他們捧著熱水,手里拿著肉脯和面餅,來款待這些出征歸來的親人。
他們每個人都很忐忑,很害怕,生怕見不到自己的兒子、丈夫,或者聽到他們陣亡的消息。
但是好在出征的五百人一個不少,全都回到了家,雖然有些人受了傷,但這已是萬幸了。
隨著張道靈乘著戰車出現在眾人視野里時,所有的百姓齊刷刷朝著張道靈跪了下來。
“神君萬年。”百姓們崇敬而又感激地拜道。
“平身。”張道靈面帶微笑地說道。
左史衡越、右史南卿,祭師厭衰、墨竺,還有豐城六大城守祈伯、原伯、掖伯、松伯、斗伯、范伯。
甚至是修建河道的四曲曲長方棫、仲牙、季嘗、融伍、隴后五人也都在列,他們一起上前朝張道靈行禮。
“諸卿平身吧,吾不在的這段時間,幸苦諸卿了。”張道靈笑著說道。
“哪里哪里,我等安居在家,吃穿無憂。倒是神君領軍出征,奉討不臣,多為幸勞。”眾人紛紛說道。
這時厭衰上前道:“啟稟神君,城內外皆已備好宴席。”
張道靈問道:“六萬人吃用可夠?”
“夠!”厭衰笑道:“神君先前命人將行軍糧草送回,足夠六萬大軍吃食。”
蘇紅顏率領的六萬大軍就站在后面,他們沒有親人,只是站在那里靜靜地看著眼前這溫馨的一幕。
張道靈不僅派人提前向天漢神府通報了他們回來的消息,還把得到的賞賜、糧食等物提前運回了豐城。
不然僅靠天漢神府自己的糧食,怕是不夠六萬人來吃。
“玉鸞仙師呢?”張道靈又朝墨竺問道。
墨竺道:“玉鸞君子巡視河道去了。”
“嗯。”張道靈問道:“河道修好了嗎?”
這個問題原天漢神府的百姓最適合回答,只見六大城守之一的斗伯一臉激動地道:“修好了,修好了,百年積患,一朝盡除。”
在場的天漢地區百姓們一說起來,都不由得開始抹淚。
“神君圣德巍巍,帶領我等修筑河道,鏟除沼澤,可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掖伯抹著老淚,“從此我天漢百姓,有好日子過了。”
張道靈看著感慨抹淚的眾人,清聲說道:“諸位不要流淚,以后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還要將我們的家園建設的更加富饒。”
“唯神君之令是遵!”眾人齊聲說道。
然后天漢神府也開始了自己的慶功接風宴席,從城內到城外,到處都坐滿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