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筑起的三丈城墻之前,馬上騎士方才一把勒住馬韁,讓坐騎緩下了四蹄。在周遭守城軍士的注目之下,慢步踏入城門!
隨著他頭頂的馬連坡大帽晃過,牛油火把搖曳的火光中顯露出城頭上碩大的三個篆字——馬家集!
往南百二十里,通了函關,便入了大梁朝的境內;自北面過了黑風隘,黃沙坪,穿了平家寨。便一路上了古商道,勾連大漠,可往龜滋國。
向西七日七夜,通岐月三十二堡,東行一旬官道,過得飛云渡,便是燕云十六州!
作為入關前的最后的集鎮,兼之四通八達,身處集散之地。馬家集自存在時起,便與繁華二字緊密關聯。
往來客商,出關后歇腳的第一站,入關前歇息的最后一處皆在此處。
地處塞外,如此繁華之地不免遭人窺覷。然各路馬匪強人卻從不敢對馬家集下手!
皆因此處非但得大梁朝派駐得有兩營鐵甲精銳值守,更是歸一教西北分舵香堂所在!
想那歸一教主陸天川乃是大梁朝當今國師,得罪歸一教,無疑便是與一國為敵。
此外江湖更有傳說,瑯嬛雅榭和十二樓皆在集內設有暗堂!
瑯嬛雅榭主人秋素玉素手羅剎之名,但凡習武之人誰個不知?
而即便販夫走卒也知道到,寧愿得罪天王老子,也莫要去惹十二樓!得罪天王老子尚有地可躲,招惹了十二樓,這天下雖大,卻是無處可藏!
有這明里暗中三股勢力盤踞在此,又有哪路不長眼的英雄好漢敢于輕捋虎須,來太歲頭上動土?
華燈初上!
即便天寒雪驟,妙玉坊前的高高懸起得大紅燈籠下,依舊人流如川,絡繹不絕。
餛飩、擔面、煎果、油餅,道旁小攤吃食應有盡有。
雜耍、皮影、猴戲、幻術,路邊三教九流熱鬧非凡。
呼來叫賣,聲聲入耳,景致與白日相比,毫不相讓。盡顯此地繁華。
這時,遠處一騎分開人群,逡步而行,惹得行人紛紛避讓。一路到了妙玉坊前方才止住腳步。
“見過朱統領。”
馬上騎士雙腳剛一落地。早有兩名武士自黑暗中閃身而出,將手中長刀往胸前一攏,合掌問禮。
“大統領可在此?”
被稱作朱統領的,伸手摘下頭頂的斗笠,有若鷹隼般的雙目一掃兩名武士,沉聲問道。
“回朱統領,大統領剛進坊中不久,此刻興許正在雅間吃酒。”
“嗯,將馬兒與我拴好。”說著朱統領將手中韁繩遞與了其中一名武士,也不在原地停留,雙臂一振,抖落大氅上的雪花,上前一把掀起門簾,走了進去。
屋外風蕭雪舞,一簾之隔,屋內卻是溫暖如春。
鋪就了紅毯的大堂之內,除卻玄關,數十道細簾將周遭倚著樓廊隔成了十數個雅軒。
隱見眾多賓客倚紅偎翠,吃酒行令,鬧騰得正歡。時有鶯聲燕語,嬌笑薄嗔隔簾飛出。令人遐想駐足。
朱統領伸手揭下大氅,隨手交給了跟在身后的武士,將手放在門前的碳盆上暖了暖。正待抬腳向側首的樓梯走去。
恰在這時,耳中只聞月琴聲聲,琵琶淙淙,宛若出演時的開場,行令間的唱喏。酣然響起。
“穆姑娘出來了.....穆姑娘出來了......!”
一名小廝手舉著討賞的提籃,在一個個雅軒中奔走。顯是為這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姑娘提前討要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