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那方世界的大清之所以能建立,竟然是踩在大明朝尸骨上面才建立下來的。
雖說并不是同一方世界,但是那些同宗同源的歷史,仍舊讓大明皇帝雷霆震怒。
皇帝一怒,伏尸百萬,只聽見那朱家天子一聲令下,那還未曾將自家江山穩固住的清廷便轟然一聲倒塌。
剛剛登基的康熙帝還沒反應過來,就淪為了明軍十萬鐵蹄之下的俘虜,被遣送到明都嚴加看守,倒是還省卻了那方世界如天地會一般反清復明勢力的力氣。
金頂大殿內,本來空無一人的蒲團上面突然顯現出一道須發皆白,仙風道骨的道袍身影。
剛剛從議會回歸的張三豐站起身子,活動了下筋骨,對著前方吐出了一口白氣。
看著那門外迎風而立的松柏與巨石,老道士目光中露出幾縷感慨,又不自覺想起了之前路遙在議會中說出的那一席話。
道本無形,我所求的,便是大道!
這一番話,深得張三豐認同。
可道在腳下,自己這心關,卻怎么也邁不過去。
張三豐閉了閉眼,細細感受著那天邊流淌的細微靈氣。
他逐漸邁動腳步,走出了這金頂大殿,任由那寒風肆意吹拂臉頰。
感受到絲絲涼意,張三分慢慢睜開眼睛,撥開自己鬢角染霜的發絲,雙目直直的看著那殿外的松柏高枝,定定出神起來。
恍惚之間,他好似穿越了過往歲月,回到了數百年前的少室山中。
當時那個一身鵝黃衣裙,清雅秀麗的姑娘,也總喜歡坐在那松柏高枝兒上面搖晃著小腿,笑著數落自己當時愚笨的武功。
“說能忘了,可誰又會真正忘卻。”
“數百年過去,老道我本以為早已經放下的事情,直到如今走到仙境天關之前,方才知道...”
“怎能全部忘去!”
少年時留下遺憾,一直便埋藏在心底,直到數百年后老道士一腳欲踏上天關,自此成仙而去時,慕然回首卻突然發現。
自己邁不過去這心頭一關。
心神有缺,心中有憾,自己那本來無缺的大道,便少上一截。
這一截彌補不上去,精氣神就永遠無法同時升華,載道功成,羽化升仙。
捏緊的拳頭復又松開,已經站立了足足半晌的張三豐,看著眼前的松柏古樹,默默將其雕刻成了,那曾經在他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黃衣少女模樣。
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經過長達數百年的補全,那道身影早已經在張三豐的心中神化到趨至完美。
“郭襄...若是曾經貧道親自站在你面前,鼓起勇氣說出心里話語,今時今日,境況可會有所不同?”
此時此刻,武當山上天空陰云密布,就仿佛是和張三豐的心情相互對照。
大雨傾盆而下,道人任由這雨水打濕道袍,目光罕見的露出了茫然。
時至今日,阻隔張三豐的早已經不再是郭襄本人。
阻隔他的,是那曾經不敢面對,不敢說出心中所想,不能蕩平一切遺憾的張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