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床喝了口熱水。
年輕人也要多養生。
然后換上外套出門溜達了。
這時候已經九點多了,操場上的人開始減少。
李江河看著樓下,學生們排著隊在那里褒著電話粥。
他在操場慢跑幾圈,開始思索閱讀器接下來的路。
畢竟沒什么參照物,不像做個手機,起碼還有大廠的經驗給你指路。
冬天跑步的人數本來就相對少一些,并不凜冽的冰冰涼的風從李江河臉龐刮過。
邊跑邊想,邊想邊跑,等他回去的時候,差不多已經十點了。
這是公告上關宿舍的時間,但是宿管阿姨通常留門到十點半。
這時候是打電話的高峰期。
李江河看著外邊鬼鬼祟祟排隊打電話一幫大小伙子,撓了撓頭。
打電話當然是要花錢的,但是對于那些異地戀要煲電話粥的同學們來說,電話費真不是一個小數目。
由此,當年一種免費打電話的方式開始風靡校園。
據說,這是冰城某工大的學生發明的。
知識不但是力量,知識還可以省錢。
只要你找到合適的那一根電話線,把它剪斷,然后撥號的剎那把他用手連在一起,就可以免費了。
這個方法最直觀的影響就是部分大學生回宿舍的時間明顯變晚。
一開始宿管大媽還管,后來大媽一看,她自己也要打電話,既然有免費的,何樂而不為呢,于是成功加入白嫖大軍,也就不好意思管學生了。
異地戀,最難受的不是異地,而是你坐著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火車,還是硬座,最后卻連一個擁抱都換不到。
當年也不像現在,還有視頻電話,能走到最后的真是“真愛”。
上了樓去,李江河縮進被窩,和阮湘褒了一會電話粥。
阮湘這幾天想家,回家了。
其他舍友也各干各的,開始準備期末考試了。
........
李軍開始自己的動作了。
apple的馬庫拉寫下過著名的營銷三原則:“共鳴(Sympathy),專注(Focus)和灌輸(Impute)”
共鳴很好理解,就是理解你的目標客戶群,知道他們到底想要什么。
李軍第一款手機定位就是高端旗艦機,賣的就是商務人士和部分電子時尚愛好者。
他們不在乎你一千塊的差價,他們買得起,他們想要的是身份感。
就跟手表一樣,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機械表它的時間就是不如電子表準,但是富豪們往往買賬,就是因為這個東西是身份和財力的象征。
你手里一塊勞,我手里一塊勞,咱們看看時間相視而笑,都覺得對方是自己這一個“階層”的人。
那些電子時尚愛好者也一樣,要的就是潮流,就是不同。
除了身份感,就是辦公的硬能力以及對于安全的需求。
就像8848,實際上李軍就準備按照那套路子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