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點們都穿著校服,校服的質量不錯,設計都是蘇欣親自操刀。
沒有追求潮流和時尚,純粹舒適的運動服,厚度和防風效果不錯,黑白相間的棉服還有厚實的棉褲,冬日校服完全就是為了保暖。
今年的大豐村大家伙都掙了些小錢,孩子們不至于沒衣服穿。
但新衣服對于他們來說仍是奢侈的東西,大房得體又保暖的校服,無疑成了他們的最愛。
每個人都穿著整齊的校服,孩子們對學校也有歸屬感,鄉親們瞧見也歡喜,顯得正式對學校也有新的認識,更加放心將孩子們交給蘇欣。
值得一提的是,11月底送來的機器。
12月初,蘇欣已進行試機,效率非常滿意。
馬上就要過年,蘇欣打算過年后大肆招工,因為新工廠面積不算小,機器也比舊工廠多了幾臺,起碼要招聘近百人。
之前送去大豐市的十名鄉親,就是預備的管理人員。
過年期間也開不了機,只能先放著。
兩臺發電機完全可以帶動機器運轉,這會兒工廠不開工,蘇欣干脆拉著兩臺發電機帶去了學校。
莫北他們三人對電路也不了解,蘇欣只能拜托莫南。
兩人從白天,一直忙到深夜,頂著昏暗的蠟燭埋頭畫線路圖,又是測量學校各個教室的距離,所需的電線、開關等等。
修建水電站的三位工程師,不僅對建筑行業得心應手,電工之類的活更是得心應手。
三人倒也爽快,幫著蘇欣和莫南出謀劃策。
莫北、方珊珊和蘇沫雖然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不妨礙他們好奇的心,這會兒也是坐在一旁想要學習學習,偶爾有也會發表一些意見。
想要靠發電機發電,機房防火、燃油消耗都是問題。
最主要是要將電帶動到各個教室、辦公樓還有食堂,蘇欣還想著安裝廣播等等需要處理的事宜不少。
三個小伙伴最終聽得暈頭轉向,干脆早早回去歇息,明天還得上課。
蘇沫這頭已是上了宿舍樓,可珊珊還在樓下。
她回頭望去,就見到莫南也在。
她抿了抿唇,嘆息一聲,最終還是乖乖獨自上了樓——這其他人都成雙成對,就只剩她形影單只。
鄉村小學的條件著實大多都不好,蘇欣自費申請不少掏腰包,但是報效節省不少,甚至比鎮里縣里教育設施都要齊全,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再苦再累都不能苦了孩子。
蘇沫倒是還好,同是在農村里長大,村里也是沒有電燈,偶爾還要借著月光看書寫字,莫北和珊珊兩人的家庭條件都算不錯,原來兩人還是要繼續深造的一邊上班一邊繼續學習考證,這會來到大豐村還是第1次感受沒有電燈的年代。
兩人在燈火下批改作業,氣氛很是溫馨。
氣氛有些微妙,在外人眼里他們就是搞對象的兩個小情侶,可真是知道他們啥也不知道,就湊成了一對。
兩人四目相對,不約而同咽了口唾沫。
最可惡某人還理所當然很開心,包攬了他大部分的所有。
莫北只覺得因禍得福呀
方珊珊都覺得他是故意的,不然為什么不著急解釋。這事咱倆一定要得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