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公爵看著得有七八十了。
頭發花白,臉上的褶皺像是被用車輪碾過,枯黃的皮膚讓人想起冬日里干裂的黃土地,干瘦的手指更仿佛枯枝,僵硬抓著手里開裂的拐杖。
也就那一對渾濁的眼睛還算有些神采。
陸文甚至在想,這位老爺子會不會沒兩步就直挺挺躺下訛人。
好在這個世界的老年人都還算是正經。
老羅素只是僵著臉,也沒要人攙扶,走到陸文身前,挺起枯瘦胸膛,但還是矮了小半個頭,用他特有的粗糙干啞嗓音詢問:“客套的話就不多說了,我這種老年人沒多少時間,不喜歡浪費,直接帶我在城市里看一看怎么樣?”
很特殊的發音方法。
雖然干啞,但帶著幾分貴族的雅致。
僅是聽聲音,就能在腦海中聯想出一位暴躁老紳士的模樣。
“當然沒問題。”
送錢的終于來了,陸文自然微笑答應。
八月末的城市很喧囂。
不似莫烏市整日的低壓陰沉,無人區這邊能看到太陽的日子更多。
煙塵彌漫。
各種重型機械同時開動,在道路與工地上馳騁。
隨處可見仿生人以及戴著口罩的人類工人。
舊的建筑殘渣被一車車運送出城,打碎作為日后城市道路擴展的地基,新的建筑材料日夜不斷從莫烏市空運過來。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莫烏市最大的經濟增長來源,便是眼前這座正在建設中的城市。
“目前四個大區已建成的地方可以容納五百萬至七百萬人口,生活物資還算充足,如果有更多難民,可以生活在城外的帳篷里。”
陸文走在街道外側,給身旁戴著口罩的老公爵仔細介紹已開工的項目。
兩人身后跟著許多仿生人組織的領袖,以及羅素的護衛人員。
如果一切順利。
這將是一次相當偉大的嘗試。
這位老公爵并不在意自己死后的名聲。
無論是美名還是罵名,反正也活不了幾年了。
眾人走過城市廣場,穿過花園,參觀了住宅區,在淡水湖畔漫步。
羅素一直很平靜,拄著拐杖,能跟上陸文刻意放緩的步伐,沒怎么說話。
倒是他身后許多護衛嘖嘖稱奇,不斷與身側同行的仿生人領袖探討。
只聽得一個護衛問道:“這么多淡水是怎么弄來的?如果這里天然就有淡水資源,而且距離莫烏市這么近,應該早就被莫烏市的商人盯上了吧?”
一個領袖答道:“空運來的。”
“嘶……這么奢侈嗎?”護衛倒吸了一口霧霾,這是他人生頭一次聽說空運淡水資源。
“為了縮減時間,只要有錢就行。”
典型的:錢可以買來時間。
西方到訪的眾人了解到,眼前這座奇跡般的城市,正是不計一切砸錢造出來的。
另有護衛指著一座宏偉的建筑問道:“那是干什么的?”
“那是圖書館,收藏了從莫烏市運送來的不少著作典籍。”
“這設施也太齊全了,根本就不像是難民應該住的地方。”
“這本就不是給難民住的。”方舟笑道:“設計之初,我們打算模仿伊甸,既有仿生人居住,也會收養很多人類孩子。”
這座城市要的不僅僅是活著。
而是高質量的生活。
收養部分人類小孩之后,就算莫烏市想要對這座城市動手,也得考慮到社會輿論的影響。
這同樣是北方伊甸最大的底氣。
“居然還有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