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量的銀幣,都是從加的斯換的,從加的斯那拿到西班牙銀幣,在相隔百十里外的直布羅陀花掉,連找猶太金融商換幣這個步驟都省了。
這是這些商船的官方任務,除了這些官方任務外,這些商船還有自己的事要做。
就是把一些“戰利品”,在這里低價賣掉。
大順的倒逼英國把艦隊集中在海峽的戰略,是非常有效的,因為這不是中英之間的戰爭,而是英法唱主角,英國必須防備法國登陸。
實際上,在直布羅陀海戰發生之后不久,即大順這邊的在印度參加完戰斗的工兵援兵們還在南非休息的時候。
封鎖北方商路、背風群島的艦隊被召回,加強海峽防御。
原本計劃遠征加拿大的杰弗里阿默斯特的步兵,也被召回,做好全面防備法國登陸本土的準備,這極大地緩解了法國在加拿大的壓力。
其實威廉皮特的戰略,和大順當年下南洋的戰略類似消滅敵方海軍,利用海洋作為分割,使得敵軍的陸軍無法相互支援,在某一方向始終保持以多打少的局面,各個擊破。
包括大順伐日本,也是這樣的策略,精髓就是以多打少,各個擊破。至于海軍到底是快速戰略機動用的,還是分割封鎖用的,那不過是以這個戰略精髓為基礎的靈活變化。
戰爭嘛,打的就是錢錢錢。
威廉皮特的想法,是自己這邊一邊打仗,一邊不妨礙做生意,這樣經濟也能好點,至少能比法國撐得久。
而大順這邊,掐的就是英國貿易。
掐貿易,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我沒有,但我把你掐死,大家都不好過。
另一種,是你有,我也有。我把你掐死,然后我鳩占鵲巢,把你的貿易品給替代了。
無疑,大順因為自身的特性,以及此時歐洲的局勢,理所當然采取的是第二種思路。
其實,很多東西,大順的商品是不足以滿足北美和加勒比殖民地的,也無法做到完全的替代。
比如煙草、棉花、靛草的銷售;比如生鐵、蜜糖、糖渣、牛馬的運輸。
不管怎么說,荷蘭人經歷過巴達維亞蔗糖危機,大順要是從南洋往這邊運糖賣,肯定是要把資本家的那點家底子都賠進去的。
這也是大順為什么會選擇扶植俄國的玻璃業生產,全套技術的原因俄國和東歐地區的玻璃產業,大順怎么也分不到一杯羹,扶植俄國的玻璃產業,打擊的是英國的玻璃制造業。
延伸下去,就是英國本土的玻璃制造業,和北美十三州的玻璃制造業,為了愈發狹窄的市場,而不得不出現激烈的對抗。
放在此時,其實還是一樣的道理歐洲,是不是只有一個叫英國的國家,能夠多樣的商品
的確,大順不能蜜糖,因為賠錢。
但是,法國的蜜糖難道就不是蜜糖難道法國的蜜糖因為沒有被圣公會牧師開光,所以不能給北美十三州釀酒
西班牙哈瓦那的煙草,就不是煙草難道因為哈瓦那的煙草,沒有弗吉尼亞神話,便不好抽顯然不是,神話在這里。敵不過哈瓦那的氣候。
所以,大順不能的商品,或者說大順運過來利率不足的商品,比如鐵棒、玻璃、煙草、蜜糖、鐵釘等等,自有西、法、瑞、俄,以及北美十三州。
而大順則補足這些產業的短板,比如廉價棉布、高端奢侈品茶絲瓷等等。
故而,大順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戰略,在北美和加勒比,相當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