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到莫當特,也是一樣的道理。
在這個“東方熱”、“中國熱”的時代,除了像是孟德斯鳩這種要“借東諷西”,以東方宗教諷刺教會這種政治“啟蒙”目的外,反大順的基本都是因為承受了一些生命不該承受之痛,并且認定責任全在大順。
是以,在這種情況下,大順的戰術陷阱,真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于理性的戰術角度在敵方囤積物資、尚未全部展開兵力、在進攻即將法發起前,進行戰術反擊,是理論上最佳的推遲敵方進攻時間、擾亂敵方進攻步驟的有效手段。
而于私人的感情情緒上,莫當特想的,也有點人之常情。
死守下去,壞血病困死,大順占領了直布羅陀,大順這邊立功受賞。
如果強攻,就直布羅陀這地形,四千守軍,進攻方至少也得準備個六七千的傷亡,所以大順那邊的主將也不會被懲罰。
唯獨,如果在進攻發起前,自己這邊發動反擊,焚燒大順的糧草、大炮、擾亂大順的進攻部署,那么,大順那邊也得有人背鍋、擔責、甚至被槍斃
莫當特此時的心態,純粹是
死前老子也要拉個墊背的
級別越大越好
不過,在面對軍官們的時候,他是不能做這種情緒性的表達的。
在分析了一波此時的局勢、糧食存量、冬季來臨、大順有很明顯的全面強攻的態勢之后,他提出的反擊計劃,還是相當合理的。
“先生們,雖然我們不知道議會那群人是否會選擇救援我們,亦或者把我們像用過的廁紙一樣扔掉。”
“但是,我們必須要做點什么。如果我們什么都不做,即便中國人不發動全面進攻,我們也撐不到明年春天。況且,撐到明年春天又有什么用呢這里都是石頭,甚至連種一棵蕪菁都不可能。”
“現在的局勢很危險,我們必須發出我們的聲音,讓中國人知道,我們即便面臨這樣的困境,依舊會選擇戰斗,會選擇希望。”
“我注意到,中國人在德拉康塞普西翁,囤積了大量的糧食、甘蔗酒。還有他們的重炮、火藥庫,以及西班牙人的商店。”
“在他們洋洋得意、即將發動進攻之前,我們選擇反擊,突襲他們的陣地,搶奪糧食、焚燒倉庫和大炮。如果成功,我們獲得補給,他們會發現,根本無法餓死我們。”
“我認為,今天傍晚,應該把海灣炮臺方向的士兵,集結起來我們必須要在夜晚行動,因為白天他們的熱氣球,會時刻盯著我們的調動。只有依靠黑夜女神的庇護,我們才能將防守海灣方向的兵力集中起來。”
對于這個軍令,
這個時代,這種漫長的圍困戰,是叫人崩潰的。
絕望。
糧食缺乏。
壞血
病。
沒有蔬菜。
缺乏烈酒,士兵更難忍受。
寒冷。
沒有取暖的木柴
等等這些,都已經讓士氣低落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