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美好的許諾的潛臺詞,是
土地稅問題解決了法國,為什么還要收那么多土地稅
國債問題解決了法國,并且法國無力再復仇,這些用棉布和茶葉以及貿易關稅抵押的國債,不是分分鐘還給你
們本息
工商稅和消費稅問題,解決了法國,以后不再有大規模的戰爭,甚至也不必擔心法國的復仇,那么為什么還要養一支龐大的常備海軍和常備陸軍
海軍拉壯丁強制服役的問題解決了法國,沒有了復仇壓力,怎么還能需要海軍繼續拉壯丁上船呢
水手待遇問題解決了法國,沒有了復仇的壓力,那么水手待遇極差的問題,至少比有法國威脅、要考慮法國復仇戰爭的威脅時候,更容易解決吧
在戰爭爆發的開始,這場帝國主義爭奪殖民地、爭奪壟斷貿易權的戰爭,就不是沒有人反對。
包括英國內部,也有不少人反對。
但反對的原因,并不是因為這場戰爭是列國之間的狗咬狗。
而是因為,土地貴族擔心繼續打下去,土地稅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金融街擔心,戰爭無限制的擴大,可能會導致他們收益下降;買國債的中產,也就是600萬人口中理論上算人的財產合格的43萬眾的30萬,擔憂的是將來國債是不是真能保本息;保守派政客擔心的是,這種擴大了規模的戰爭,是否會導致歐洲反英同盟的誕生。
很多時候,人并不會思考,反倒是更喜歡別人給出一個結論,從而打消自己的疑惑。
如果,仔細琢磨,就會發現,威廉皮特的這個戰略,尤其是防止復仇的戰略,其實并不成立。
這就能阻礙法國再建起來一支海軍
這就能一下子把法國打入低谷、永世不得翻身
這里不談英國經驗主義的錯誤用法,刻舟求劍的經驗主義,以英國的經驗去思考歐洲大陸國家的情況、以及不提缺乏捕魚船的歐洲國家是否就一定會衰落這個問題。
只說威廉皮特戰略的支撐點,是北美和加勒比,但歷史證明北美和加勒比對英國來說并不是他們真正成為日不落的基礎。
這里不談威廉皮特自己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的工業革命。
只說歷史上的印度問題,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典范,因為此時印度不是王冠上的珍珠,加勒比才是。
威廉皮特的戰略,后世看是成功的,但實際上他并不能自圓其說,更像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
如果,印度依舊保持著此時的價值,而因為高昂的國債和重商主義政策導致北美獨立、蔗糖危機、市場狹小等問題,那么,他的政策可以算是成功嗎
評價一個人主觀上的策略是否正確,要看當時的客觀現實,而不是看后世的、其本人都未預料到的情況。
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印度為英國解決了工業革命的市場、解決了原材料、解決了原材料產業勞動力不足等等,以至于印度成為了帝國皇冠上最璀璨的寶石。
但是,此時的威廉皮特的戰略中,是否提前預想到了印度的巨大價值
這種事,說穿了,很多不過是后世的神圣神話。而于此時,他的“防止復仇戰略”,漏洞也滿滿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