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保守派的現在的壯年、將來的老頭子們,如何以保守的戰術思路,推動技術的革新
只需要讓“縱隊分割戰術”,成為大順將來海軍建設思路的保守派思路。
而在這種戰術保守的思路之下,技術不能保守,因為蒸汽機可以讓船只不再看老天爺的臉色。
很可能,大順的保守派,會選擇這種戰術主力戰列艦,配置一個裝備了蒸汽機的分艦隊,在戰斗開始后,由蒸汽機帶動的風帆艦,以一種不需要看老天爺臉色的保守戰術,突入敵方的戰列線,切割包抄敵海軍。
換句話說,在之后,最支持蒸汽機上船的,將是大順軍隊中的保守派老頭子。因為他們戰術上“保守”于縱隊突擊戰術,而在技術上不得不革新確保戰術可以實施。
或者說,這將保證大順的蒸汽機上船這個“過渡期”的轉變。
因為,總所周知,過渡期是奇葩的。
比如,在過渡期
火繩槍未必比得過弓箭。
蒸汽火車跑不過馬車。
機織布能被手工布打的媽都不認。
燧發槍打火率遠不如火繩槍。
這都是過渡期的問題,蒸汽機上船也是一樣,在大順這邊,必須有個強力部門,對蒸汽機有極大需求,才能促進蒸汽機的普及火車是皇權的不不需要水的大運河、蒸汽船是艦隊戰術的保守派技術及選擇。
故而,對大順海軍來說,擊殺博斯克恩的那場海戰,噸位損失不大、敵軍也沒有就此失去海峽制海權,但其戰略意義,卻不可限量。
刨除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諸多影響,在戰術上,也很容易讓大順此時的“激進派”、將來的“保守派”老頭子們,形成一種路徑依賴般的戰術傾向。
這種戰術傾向和路徑依賴的保守,可能讓大順將來走錯路,比如在重裝多炮塔無畏戰列艦和快速鐵甲巡航艦之爭中,選錯方向,可能會選快速鐵甲艦的思路。但如果都到那一步了,那都是工業時代了,拼人口拼鋼產量的時代,那就無所謂了。
這種戰略、未來的多重考慮,以此時愛德華霍克的見識,能夠看出來大順海軍的戰略定位和法國海軍的戰略定位不同,那便足見霍克的本事不低。
即便他不知道這背后的諸多博弈,但霍克卻知道,最好不要和大順海軍賭。
因為大順賭輸了,大不了退回好望角,自己關門玩。而自己若是賭輸了,那英國就要出大事了,蠢蠢欲動的雅各布派們依舊存在,不久前雖然才在蘇格蘭和愛爾蘭屠殺了接近不列顛總人口千分之三的“潛在叛賊”,但可沒有殺絕。
一個陸戰能玩縱隊突擊的陸軍,玩線列一定不差。但是反過來,能玩好線列甚至是線列斜邊戰術的,未必能玩好縱隊突擊戰術。
同樣的,一個能玩穿插包抄的海軍,玩線列對轟也一定在及格線以上。而能夠玩好線列對轟的海軍,未必能玩好穿插打尾巴包抄的戰術。
在霍克看來,一支水手素質和法國差不多、戰略定位是定位賭博式決戰、戰術選擇可以玩線列和縱隊穿插、燧發機射速高于英海軍、能玩幾十艘戰列艦跨大洋機動的海軍,很強。
最后拼的,只是看雙方的運氣、上帝的天氣眷顧、以及主將誰犯錯更少。
別的,都差毬不多,五五開。
而最后掀牌的那一刻,大順輸了不過是退出大西洋;英國輸了那就是三島爆炸、法軍登陸、愛爾蘭蘇格蘭分出去。
這種賭局,傻子才上。
這,便是他這個“很單純,都是為祖國盡忠而生的、純粹的軍人”,打個政治上的擦邊球,允許大順押送俘虜的艦隊前往敦刻爾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