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二世這輩子最大的喜事,也就是他兒子死在了他前面。
如果,一切按照舊的歷史軌跡,托利黨基本上就要消亡了。
因為歷史上七年戰爭英國大獲全勝,勝利掩蓋了諸多的問題,隨后就是印度那邊的殖民大發展,大量的白銀從印度運回來作為原始資本,工業革命開啟,鄉村不再擁有對城市優勢,最終城市在經濟基礎上支配了鄉村。
但現在,一切變得不同了。
斯圖亞特家族的人,還在外面。
直布羅陀之戰,英國全面恐慌。
對于歐洲戰局的參與,使得民眾對于“保漢諾威”的行為更加不滿。
而從1715年開始的托利黨禁止入閣的禁令,又使得輝格黨產生了分裂。
道理也很簡單。
既然托利黨都無法入閣了,那么黨爭怎么辦肯定是輝格黨自己分開,自己玩啊。
皮特為首的愛國輝格黨,與托利黨曾有短暫的合作,把愛國者黨推了上去,但也擴大了“英國的國王、還是德國的國王”這些言論的影響力。
雖然,喬治三世真的會說英語。
也雖然,他爹給他留下了一個還算不錯的名聲,以及托利黨圍繞在他爹身邊的政治遺產。
但是,現在的情況很不一樣。
如果如果法國人退一步,說只是把斯圖亞特家族的人送回來當國王,托利黨人支持與否
要知道,當年路易十五派間諜來英國,以“交流馬術”的名義在英國亂跑,托利黨人可是讓黨魁簽署了國王宣言,一旦路易十五帥兵叩關,他們就會發表國王宣言,支持斯圖亞特復辟,并且打開從牛津到倫敦的防御。
這又不是什么秘密。
如果戰爭是英國取得全面的優勢,這一切當然不是問題,法國人不來,這些托利黨人逐漸也就散了。
最終在時代的浪潮下,在不可逆轉的伴隨著工商業發展而使得城市支配鄉村的過程中逐漸消亡。
但現在
中國和法國合作攻下了直布羅陀,并且要把大量的英軍俘虜送回來。而這里面必然會混入法國人安插進來的間諜。
到時候,原本已經將死的托利黨,就會再度崛起。
甚至,真的有可能站出來帶路,畢竟45年的時候已經策劃過一次大規模的起義。
只要法國人給出的條件,是讓斯圖亞特家族的人回來,而不是法國人自己占領英國,那么托利黨人就一定會喜迎王師。
從經濟的角度,這些年,以鄉紳地主為主的托利黨人的日子,真的不太好過。
種種禁令,使得他們無法在貿易中分到好處。
各種消費稅、壟斷專營等,又使得他們的生活成本不斷增加。
鄉紳是要體面的,茶葉是得喝的、瓷器家里也得擺倆、酒要喝、糖要吃、最近流行的遼東柞蠶蠶絲被也得弄一套
這些東西,不是專營,就是重稅,使得他們在理念上,真的挺同情走私販子的。
加之他們又被排除在內閣和一些關鍵性崗位之外,處處受到排擠,只是在鄉村擁有廣泛的影響力,但是奇葩的選區制和財產登記為人制,使得他們又無法在議會拿到多數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