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政變后穩住的局面,不過是大順選擇合作之后,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憑借經濟優勢實現了對其余六省的殖民。
荷蘭不大。
可英國要這么搞,非要出大事不可。因為,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北美這可比荷蘭的七省還要碎。
皮特相信格倫維爾的許諾。
也相信格倫維爾選擇接過新國王的橄欖枝只是權宜之計。
相信他們家族的合作,他的后代依舊還有從政主導政壇的機會。
但是,他不想留下千古罵名。
也不想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之后,自己的墓碑上被人堆滿垃圾。
他不想,或者說,他絕不可能會提出來關稅問題。
他是做反對派起家的。
他反對征稅,卻支持戰爭,至于怎么征稅,他有反對的好名聲。
他反對的很多事,贏得了很多的好名聲。
現在,他仍舊希望留一個好名聲。
不和談,怎么堅持戰爭他不管了,他只是反對投降。
不關稅,怎么還國債他不管了,他只是反對外國貨橫行。
至于英國現在怎么辦,他知道,但他不想去做。
平日狂熱開大戰,兵敗一死報國家。
寧可分裂又賠款,要留名聲在人間。
于是皮特針對格倫維爾提出的那些條款,以及對華貿易放開可能招致的后果,寫了一篇長長的預言。
不談現在,只說未來。
在他的遺書中,他秉持著自己的高傲只有我,能拯救英國,上帝派我來就是拯救英國的將國王、內閣大臣、同僚、托利黨、輝格黨、鄉村派、宮廷派,都諷刺了一頓,描繪了一個衰敗的未來。
將這封長長的遺書,簽下自己的名字、印上自己的私章。
在決定吞服鴉片酊和鴉片終究自己的生命前,他叫來了最忠心的、從丘吉爾公爵的遺孀給他年金時候就跟隨他許多年的管家,讓他把這封遺書交給一個人,并告訴他只有在和平條約徹底簽訂后才能公開。
管家離開后,皮特便吞下了足以麻痹他中樞神經系統的酒和鴉片。
那封遺書的收信人,并不是自己的親戚,而是他最狂熱的支持者、筆桿子,年輕的狂熱反對派。
這個歷史上最年輕、最狂熱的皮特追隨者。
制造了布特勛爵和國王的親媽各種床笫細節的偉大文學家。
約架決斗最后惺惺相惜約到了床上的狠活創始人。
被關起來后引發了圣喬治菲爾德大屠殺,能讓英國人喊出“去死吧國王去死吧官去死吧政府”的、且他自己狂熱地認為蘇格蘭人都是垃圾、愛爾蘭人智力低下的、支持全面戰爭、支持侵略擴張拉壯丁入海軍的第一代被英美認證的自由的斗士稱號獲得者。
約翰威爾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