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的獨立宣上,他是第一個簽字的,且是會議主持。
此外,他和塞繆爾亞當斯,一起聯手導演了著名了波士頓慘桉。
不過這時候,他還只是個毛頭小伙子,家里真正話事的,是他沒有子嗣的叔叔,托馬斯漢考克。
約翰漢考克這一次跟著叔叔來這里,主要是來增長見識的。
而他的叔叔,在得知大順參戰的消息后,就確定,東印度公司要完,只要抓住機會,以后整個十三州的茶葉生意,都有可能由他們家族接手。
作為波士頓的首富,憑借著過硬的政界商界的關系,托馬斯漢考克成為和荷蘭掮客尋找的第一個對象。
如果非要說他們家族到底是怎么起家的,其實很好類比,有點類似于大明的陜晉開中法商人,或者晉商。
拿到軍隊的后勤補給的經營權后,很快就發達起來。主要就是靠著給軍隊后勤,拿到了第一桶金。
這些年他更是憑借戰爭,大發了一筆。
隨著英法之間開戰,那些居住在阿卡迪亞的法國人,成為了英國的心腹之患。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英國奪取了阿卡迪亞。
但當地的法國人,依舊信天主教,并且拒絕在效忠書上簽字。
隨著戰爭爆發,英國選擇全面驅逐這些阿卡迪亞的法國人。
歷史上被稱作“大驅逐”。
也算是“集中營”這個概念的鼻祖,整個過程中大約12000名阿卡迪亞人死在集中營或者強迫遷徙的途中。
大量阿卡迪亞人的子女,通通被強迫離開父母,被送往不同的家庭寄養,或者送往教會學校。
一些法國人被淹死或者餓死在船上,因為禁止下船。
而在戰爭一開始,畢竟英國和法國打了這么多年。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普魯士能這么強、法國能這么拉胯,所以因為擔心事后麻煩,很多承包遷徙這些阿卡迪亞人的公司,還是比較小心的。
但是,托馬斯漢考克,和當時的合作伙伴奴隸販子阿普索普,經過冷靜地分析后,認為這一次戰爭沒那么容易結束。
尤其是分析了皮特在之前詹金斯耳朵戰爭中的強硬態度后,確信這一次英法之間不會是小打小鬧。
這兩人不愧是能混成波士頓首富的,這政治嗅覺和做大買賣的意識,實在有眼光。
在別的船主一艘船只能裝百十人的時候,他們一艘船裝三四百人,兩個人合伙包了個大單子,大賺一筆。
有良心,在這個年代,是不太可能賺到大錢的。
而有膽量,且敢于把人當成畜生,才有可能在這個時代賺大錢。
史學家說,漢考克以奴隸船的方式,供大量預期的被驅逐者使用,將阿卡迪亞人運送到英國當局可能選擇將他們送往的任何地方
這正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其余船主一艘船裝百十人,根本不怎么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