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搞宗教寬容,促成了美利堅民族的形成,因為英國為馬上要把腦漿子打出來的新教各派,塑造了一個嶄新的、完美的共同敵人。
在北美起兵的“十二大恨、二十八大罪”里,這魁北克法桉的天主教寬容政策,可是位于十二大恨和二十八大罪的前列。
這回好了。
大順出兵,人參貂皮貿易的引誘,魁北克和英國一點關系沒有了。英國也不用出臺天主教寬容法桉了。
公理會、公理新派、公理就派、英國國教、長老會、上層派、底層派,這回先互相把腦漿子打出來吧。
塑造美利堅民族,先別想了。沒有西部土地泄壓、貧富分化開始出現、沒有共同敵人暫時放下爭端團結、資本力量開始侵蝕、經濟基礎改變估計用不了多久,那就真要夢回1553日內瓦大燒烤時代了。
新教燒人,可比天主教勐多了。新教的基督原教旨和反智傾向,比天主教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只不過,后世人們只記得布魯諾,畢竟天主教亡天下了嘛,新教當了閃教天子。
老恩可是評價過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學研究方面,超過了天主教徒。賽爾維特要發現血液循環過程的時候,加爾文便燒死了他,而且還活活地把他烤了兩個鐘頭
故而,即便這個傳說中的共濟會,真像是玄幻故事里那樣,是個神通廣大的神秘組織。
此時,卻也無計可施。
因為,談民族,談不了。
談階級,他們不認。
談宗教,不要說各個教派,就是公理會自己,現在已經分出來了上層派和下層派、改革派和原教派。
這也不能用、那也不能用,最后只能空談什么至高的真理、永恒的正義,而這些東西此時是缺乏一個能夠容納這些扯犢子空談的現實載體,從而落到實處,把人組織起來。
既是如此,馬薩諸塞州共濟會的這群人,傾向于妥協,也就是某種程度的必然。
于此同時,巴哈馬會面結束后,大順意圖召集北美“名流”和“有社會影響力人士”,前往費城,共襄大舉的消息,已經在十三州傳遍。
和馬薩諸塞州共濟會的情況類似或者不同,不同利益、不同心態的北美“社會賢達”,都開始朝著費城方向移動。
商人們,關心關稅和自由貿易。
土地投機商,關心和法國的戰爭與印第安人戰爭問題。
教會,關新異教徒問題。
種植園主,關心國債和出口管制問題,以及大順對于西非奴隸貿易的態度。
工場主,關心進口關稅問題。
律師、醫生、工匠等則是為了提升社會地位,和自我知名度。
唯獨占絕對多數人口的自耕農,沒人在意他們。他們甚至都不如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隸,至少在考慮去費城的人群所考慮的利益或者道德議題中,無甚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