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大使將自己的困擾說完,愁眉苦臉。
他自覺這個問題難解。
不想李欗卻哈哈大笑。
“當真是書生氣。你看看那是那是什么”
說著,他伸手指了指正在港口泊靠的戰艦,和在那操練的士兵。
貿易大使不解,但還是回道“軍艦和士兵。”
李欗拍手道“然也,要不怎么說你書生氣呢經濟問題,貨幣問題,誰說一定得用經濟手段解決興國公鹽改、廢運河走海運,是靠純粹的經濟手段還是帶著兵鎮壓了鹽工鎮出來的”
“此事根本很簡單嘛。”
“你不就擔心南部州的那些種植園,因為不想還債,所以準備分離起義,到時候造成十三州大亂又擔心咱們一走,法國人巴不得讓英國失血,只怕也會借機鼓動”
“墨翟言兩害相權取其輕。若有兩害,一個是剁你手指,但剁了手指就能把保存手腕;另一個是直接剁你的手腕。如此兩害,相權之下,則剁手指即為利。人皆取利,故兩害相權取其輕,是與人之求利的本性相應。”
“現在南部種植園,只有一害,那就是欠了錢不想還錢。”
“所以,你琢磨了半天,書生氣之下,便不知道這件事怎么解決,才能讓南部州不亂。”
“然而,只要我們再加上一害,一大害,兩害相權之下,我可保證南部州親英如故,不敢造次。”
貿易大使順著李欗指向的軍艦、士兵方向看了一陣,若有所悟,心說自己設想解決問題的方式,著實都是只靠經濟學問。然而現實并沒有經濟學問完美運行的地方,似乎經濟問題,倒也不必非要以經濟手段破解
李欗見他還是思索,便道“此事簡單。我派人去那邊,攻兩個種植園,解放一批奴隸。然后在割取一處小島或是無人之地,做奴隸解放墾耕之處,就在南部州的旁邊。”
“他們保準老老實實還債,生怕英國人真的放棄他們。”
“你看,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一邊是還債。”
“一邊是和英國鬧掰了之后,咱們可能會救濟種植園奴隸,皆賜予其良民之身。”
“選哪個”
“沒有兩害,你手里的兵、軍艦是干啥的沒有矛盾,那就制造矛盾;沒有兩害,那就造出兩害讓他們選。”
“造出來兩害,他們就不得不兩害相權取其輕。墨翟的話,還是有道理的,只要你會反著用、逆著練。”
“你以為當初本朝為何不早早去打準噶爾部非要誘著準噶爾部去打漠北漠南蒙古”
“還不是,讓蒙古自己選,是效忠天子做守土之犬、還是被準部吞了人口牲畜,這兩害其中選一個沒有兩害你就想辦法,再弄出來一個啊。”
“或者說,你想想,本次出兵,以及更早之前,興國公緣何非要和法國搞人參貿易為何專門派人去宣講,說這西洋參不是南洋來的,也是苦寒之地長得,非有熱地性寒之說,而至西洋參打的高麗參苦不堪言”
“不也是一樣的道理嗎北邊有個法國,他們想自立的心思,便要大減二分。南邊再加個解救奴隸,便要直接減八分了。”
貿易大使聞言,久久無語。
心里覺得,好像不太對。
可仔細想,又實在說不出哪里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