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這種扭曲了本意的“自由貿易”當做經書,如何傳經才最有效
這個問題,此時的休謨就提出過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
休謨作為一個“泛無神論者”、或者說“自然神論”者,在此時的英國,可謂是人厭狗煩。
結果出門掉泥坑子了,他身材太胖,爬不出來,就在那呼救。旁邊圍過來幾個農夫,說救你可你,你信教吧。
休謨說我不信,農夫說那你就繼續趴泥窩子里吧。
休謨說行那我信吧,于是被摁著頭念誦了一段主禱文和威斯敏斯特信經,并圍許多人作證,由是得脫。
所以,想要人信經,就得依靠災難。
如果沒有災難,那就人為制造。
而大順現在的做法,就是人為地為英國制造了一場經濟崩潰式的災難。
這場災難過后,英國已經無法在恢復原本的體系了,因為原本的貿易體系需要的是強大的海軍支撐。
而英國之前的玩法,已經徹底耗盡了英國的戰爭潛力,這就是個標準的“島國搏大陸”的模式,梭哈賭一把。
贏了,一切好說。
輸了,4億五千萬兩白銀的國債,便讓英國再無賭本。
這不是可不可以賴賬那么簡單,因為債主大部分都是國會的議員,而賠付的主體是英國政府,怎么可能債主自己把債抹掉
英國不只是戰爭潛力已被耗盡,更是后續維系這個以航海條例為核心的重商主義體制的潛力,也已耗盡。
林林總總的重商主義法規,也是需要資源維護的。沒有資源維護,那就是一堆廢紙。
被大順打了這么一棍子之后,維護的成本要數倍于從前。英國的舊貿易體系,已經徹底無法支撐了。
在這種情況下,誰能開藥方
大順給開出來個一個藥方,效果如何,暫且未知,但似乎大順富庶可以作為左證。
其余人能給開什么藥方全民總動員這樣的藥方,連開都不用開,因為這不是30年后的英國,這是其“正統性”問題還未解決的英國,十年前雅各布派才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欲迎正統。
大順給開出的藥方,最起碼,能很現實地解決國債兌付問題。因為,本身皮特在要求擴大戰爭的時候,新發國債的利息兌付承諾,就是茶等貿易品的關稅。
英國一共幾個人皮特的那一波新國債,可是卷進去30萬戶家庭。
而且,更為關鍵的,便是33年糖蜜法的教訓再往遠了說,大明永樂年間香料壟斷崩盤的教訓
離得太近,是管不了走私的。
離得越遠,越能把走私控制住。
隔了大半個地球的話,控制走私肯定比相隔百十里容易。
只要大順能夠足夠的、價格低廉的商品,那么,兩邊合作之下,是真的可以把關稅都收到手里的。
雖然按照新的“經書”解釋,其實應該一分錢關稅都不收的。
也其實按照理論上最有利大順這邊工業發展的訴求,也應該是一分錢關稅都不收的。
但是,現實和設想之間總有巨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