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對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當然,主要是來都來了,就像生孩子一樣,既是生了,也不能塞回去了,那就只能充滿希望。
來時將近半年的時間都在海上漂泊,又經歷了許多風浪,深知回去是不可能回去了,于是也只好充滿希望。
回罵過揶揄他的教書先生,王成忍不住又問道“兄弟,若朝廷說話算話,這自然是好地方。”
說罷,他伸出蒼老且布滿老繭的手指,捏了一把土,在手心里使勁兒攥了攥,道“這土真的好。在這里種地,確實是好地方。可我就覺得這一年,過的像是做夢啊。你說,這么好的地方怎地朝廷會讓我們來我就是不敢相信這個。”
“理兒在那擺著,官官相護不提,只說皇帝還有門窮親戚呢。這么好的地方,我是真不敢相信朝廷會讓我們來。”
私塾先生嘿了一聲,無奈道“老哥,你讓我說什么怎么說”
“我說道理很簡單。”
“朝廷真的覺得,黃河可能要北決。”
“于是朝廷真的想修黃河。”
“朝廷又不想把你們都屠了。于是讓你們遷徙到這。”
“這道理很簡單,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可你們就是不信,你讓我怎么說”
私塾先生也很無奈。
大順固然是封建王朝,但算是不怎么過于操蛋的那種封建王朝。從歷史上來講,1683年前遷界禁海的滿清,那就是封建王朝之屑。
問題是大順并沒有干過這么壞的透頂的事,故而大順這邊的人,會認為遷徙黃河河道是件很麻煩的事。
沒經歷過,所以也就無法理解私塾先生說的“朝廷又不想把你們都屠了”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
當然,大順其實也不是什么好鳥,很多制度性的壓迫,也是根深蒂固。
最簡單的大運河問題,保漕不保田、旱季爭水濟漕、雨季放水淹田保運河的事,大順年年干。但相對于私塾先生說的可怕的“為了修黃河,直接強制連殺帶屠地弄出十幾里寬的無人區、遷界修渠”這種事,終究還是超脫了此時大順自耕農良民的想象范疇。
如今王成按照他所理解的“這么好的事怎么能輪到我們”,來為自己之前的想法找理由,并不是沒有道理。
因為大順的社會平日是什么鳥樣,或者說,土地私有制和極端排他性所有權下每個人都是其余人的敵人、其余人都是自己的敵人這種狀態下的大順百姓,很自然地會想到簡單的道理這么好的事,皇帝都還有房窮親戚呢,為啥這等好事會落在自己身上
而私塾先生的解釋,也真的是很無奈其實,真就是朝廷既想修黃河、又不想把你們屠了。真就這么簡單,沒那么麻煩。
當然這個屠,不能說是沒理由的屠。
真想屠的話,也很簡單就強迫遷徙,不考慮安置。那么肯定會反,反,則就有理由屠。
私塾先生讀書不算多,也沒經歷過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的遷界禁海。
但基本的史書還是看過的。
別說這些小農,就是功勛卓著的士兵、軍團,為了省錢,不也是說屠就屠屠百姓,那不比屠那些立了戰功的軍隊容易的多
所以他能給出的理由,也真只能是這么直白朝廷里有人還是講一點仁義的,不想屠百姓而已。
這個道理是如此簡單直白,以至于王成雖然
不想相信,但琢磨了半天,終究還是沒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