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山東中東部的道路已經修好、又方便實在不行闖關東跑路、或者去蝦夷那做農場雇工、以及工商業逐步發展,總的來說還算可控雖然幾乎每天都有諸如自殺和賣妻鬻子之類的事,但沒有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大抵此時就可謂之可控了。
蘇南、蘇北、膠東、遼寧,這幾處交通物流在海運時代最方便的地區,最險被卷入資本主義體系的地區,也率先在農業上實現了“化學肥料”的應用。
雖然很無奈,但這就是現實。
佃農連個牲口都沒有,連糞肥都不足,怎么可能有余錢去購買肥料,哪怕明知道肥料的效果顯著。
而自耕農種糧食買這種肥料,顯然也不現實。
種植經濟作物這么說吧,商人、放貸者、煙草花生收購商,有至少九種方法讓他們破產。
而大順又不敢全面推廣青苗法,道理很簡單小農破產率太高,真借出去了,難道朝廷真的去收地、扒房子、抓人
大順就這么個情況。
你借高利貸,被人逼死,在大眾看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因為自唐末以來,私有制已經深入人心,由此產生的法權和意識,根深蒂固。
但朝廷放貸,真要是收債的時候,扒房子收地,那就離起義不遠了。
于是,靠著這種小農經濟的快速兩極分化、資本入場、天然化肥使用使得分化更快的行為,南美的鳥糞石和硝石產業,也發展起來了。
而大順往北美運人的船,也終于找到了不空著回程的一條貿易線,這也極大地降低了運人的成本。
因為過去回去是空船回去,運費就得攤在每個人的身上;而現在,回去可以裝載硝石和鳥糞石,那么就可以接受更低的報價來運人。
而即便這樣,大順這一次移民的監管,依舊是非常嚴格的,官方管控到了方方面面,也制造了不少的不滿情緒。
因為大順并不缺人,甚至可以說,一點都不缺愿意把自己賣出去,去扶桑挖金子、最后拿土地的人。
真要是資本隨意來,對挖金子的泡沫公司而言,就算說,不運日本人和朝鮮奴婢。
那么,大順沿海地區想找單身的、沒爹沒媽的、沒老婆孩子的人,去扶桑挖金子,難道會缺人嗎
顯然,不缺。
連去南洋都能接受,怎么可能不接受去溫帶的扶桑
而現在的官商矛盾,也就出現了。
官方,或者說劉玉這邊,是希望仁義一點,把黃河無人區的人,都優先運過去。
而這些人,不經“自由”地篩選,很多人是有老婆、孩子、爹媽的。
運人,這些老婆、孩子、爹媽什么的,也得運過去,這就大大地增加了公司的用人成本。
畢竟,最大的成本,還是船票。
塞進去了老婆,就少塞一個青壯男性勞動力,你總不可能讓女人去井里挖金子,那完全不現實。
商方,主要就是泡沫金礦公司這邊,則希望利潤更多。
他們表示,大義他們懂,道理他們也講,可朝廷終究是管得太多了。既說擔心移過去外人,那我們可以接受,不移海島人、不移檀香山人、不移天主教徒、不移日本人朝鮮人
這些就算服從大義了。
可為啥還非得花大成本,非得移黃河無人區的人
本來,一個活,1000個人干,在大順沿海、或者找人販子掮客包身工,隨隨便便弄1000個無牽無掛的、青壯的、沒老婆孩子甚至父母的勞動力,就花1000個人錢。
現在,這1000個人,卻可能得花2000個人的錢。哪怕是個孩子呢,在船上不也占地方嗎就算說開到海里給扔船外面喂魚,可這不是開船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人數了,再扔也沒意義了啊。
這種矛盾,也是促使大順的西海岸金礦,不能搞歷史上的“浪漫”的無政府的自由挖礦政策的原因。
而這種官、商之間的矛盾,實際上,也就是此時歐洲、亞洲、北美等地的新興階級、或者明確點的布爾喬亞階層,希望奪權的原因。某種程度上,在一些地方,大順朝廷,已經成為阻礙資產階級獲得利潤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