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種管控,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因為,西班牙從不是自由貿易啊。從一開始,西班牙的殖民地政策,就是嚴格的管控,硝石銅礦之類的,怎么可能任由資本自行開發
這就又成了類似于大順和日本貿易的狀態兩邊一起管,大順要管、日本幕府那邊也要拿貿易利潤,于是走私行為被大大遏制。
而這邊,則是運人,成為了從事硝石銅塊貿易的前提,于是運人的成本也降低了。
甚至于運人,已經類似于之前法國和大順貿易時候,船艙里壓倉的冰塊一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裝點什么。
運人的成本降下來了。
扶桑的農業發展起來了、工業發展起來了,人在這里的生活成本也降下來了。
人越來越多,所需要的商品越來越多,于是開辦工場的也就越發有利可圖,便也就越發需要大順的人口來這里補充。
也或許,等到人口不斷增加,便又傳來了一個重磅消息向東不遠,那里就有巨大的銀礦
于是,從金山開始的東進運動,興起了。
銀礦需要工人。
銀礦需要水銀。
銀礦需要炸藥。
銀礦也需要糧食。
而大順在扶桑的政策,以及不準私人圈地的土地政策,又使得這里的金銀,只能流回大順本土。
投向鐵路、礦山、冶金、機械、紡織、造船等行業。
亦或者,投向東北的大豆種植、蝦夷的小麥農場、南洋的蔗糖稻米。
或者投向印度,運河、棉花、染料。
甚至可能投向朝鮮國,煤礦、鐵礦。
也或許,靠著對印度、歐洲的貿易;靠著扶桑大金礦、大銀礦;甚至可能的南大洋的金礦。
大順終于完成了貨幣改革,實現了金銀復本位,或者金本位銀本位的改革,使得銅錢和白銀不再是本幣和外幣的關系。
而發現新銀礦的消息,又促使了更多的移民來到這里,大為緩解了山東的人地矛盾,使得山東的人均土地終于達到了可以低痛轉型的最低標準
等等、等等
當然,這一切,都還沒有發生。
這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且,也需要“一切正常”這個正常,包括可能會對西班牙發動戰爭、強迫貿易。
但,關于政策,此時,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
大順這個封建王朝,也不可能做更多了。如果能做更多,那大順就真不是封建王朝了,甚至于其實修黃河如此“溫柔”地移民,這已經是有些不現實的天花了。
這便是大順黃河問題的最后一步,而至于挖河道,那將是個漫長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