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的觸角,終于可以伸向內陸了。
或許,大順現在的中央集權依舊沒有崩潰,還能依靠自身的組織能力、對地方的控制力,依靠禁止貿易、增加子稅等方式,
維護著內地的小農經濟、延緩著崩潰。
但劉玉很清楚,歐洲遲早要被吸干的,歐洲的資產階級也很快就會引領革命,因為再走下去,歐洲的經濟已經馬上就要撐不住了。
而科學院內,劉玉念念不忘的走錠精紡機,也已完成,只是還沒有大規模生產。
棉紡織業的“任督二脈”,不是蒸汽機,在大順甚至也不是大型織布機,而是走錠精紡機。
這個任督二脈一旦打通,大順的棉紡織業即將發生質變。
龐大的人口、強勢的手工業基礎、家庭用鐵輪織布機的普及,使得織布機在大順的工業革命中,并不是決定性因素。
而走錠精紡機,則才是要徹底瓦解舊時代的大殺器。配合著小火輪船,和昊天上帝賜予的長江航道,真正的混亂很快就會發生。
不只是在大順,而是在整個世界。
到時候,即便皇帝還想要保留內地的小農經濟不要被沖擊,先發地區的新興階層面對著世界的混亂、歐洲的革命、印度的覺醒、外部市場的崩潰,他們會答應嗎
很難說,劉玉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他自己精心為大順編織了一道完美的絞索,時間一天天過去,這道絞索越發拉緊。
松蘇地區的工業品,70以上是售賣到外部市場的。
大順的棉紗,用于松蘇先發區紡織業的,此時80以上,是由印度人手搓的。這里不考慮自給自足自紡自織的小農經濟,因為這壓根沒法統計。
世界貿易,鑒于此時大海的“天然關稅”效果,基本是靠著歐洲積攢了二百余年的物價革命而產生的勢能。
不是說大順的勞動效率不夠高,而是要高到什么程度,在此時的物流運輸水平下,能夠做到跨越大洋數萬里,還能保證有“勢能”得以讓貿易品流動
這不是后世,一艘船隨隨便便裝幾萬噸的貨。甚至于歷史上英國靠著火輪船靠著蒸汽機,也依舊要等到蘇尹士運河開通才能全面取得紡織品優勢。
而現在,歐洲的物價革命效果,正在一步步崩解。
北美的開拓,使得世界上的商品總量更多了,白銀在一步步重新升值。
大順的貿易,如同一個饕餮,除了劉玉故意留出來的人參貿易,幾乎沒有什么能在大順獲得白銀向外流。
北美的金銀礦,也讓大順開始了貨幣改革,雖然因為總量太大不至于物價革命過于明顯,但是大順的物價在穩步提升,而歐洲的物價在穩步下降,以白銀計。
在印度,大順一天天地穩步對印度進行蠶食。
憑借大順的治水和運河經驗、憑借大順對運河的理解,大順在印度的統治并不是殺雞取卵式的完全搶劫,而是在疏通著印度的交通――這不是好心的仁政,只是因為大順的資本,需要更便利的交通,將印度的原材料運出來。
西紅柿小說
達卡、蘇拉特、孟買等印度傳統的棉紡織業中心,在大順的控制下,慘烈地轉型。
織布的,要么死了、要么轉為紡紗。
對印度而言,不只是歐洲市場被大順奪走。
荷蘭人開拓的南洋市場、印度一直以來的波斯市場、東非市場,全都被大順的海軍拿到手。印度的織布業,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