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大順,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什么叫村社公地或者說,什么叫“公地”
前工業時代,手工業時代晚期,資本主義前期,要發展,無非需要那么幾樣東西。
對歐洲來說,老馬說,手工業這破玩意兒,大家水平都差毬不多,所以需要國家強力,來獲得殖民地、市場、以及關稅對內保護。
這話,不錯。
哪怕是大順特產的茶葉,若無國家強力保護,也會被人偷走。
而大順這些年發展的國家強力,解決
了殖民地、市場等問題。又因為大順的白銀問題和物價革命問題,使得大順不需要考慮關稅對內保護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在一戰結束后,已經解決了。
人口,尤其是勞動和生產資料剝離的人口大順隨隨便便一場天災,就能搞出一個足夠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工業人口。
第一次工業革命,百萬級人口就足夠。
剩下的,資本、原始積累、貨幣、金銀、原材料、技術實際上,這些東西大順現在都不缺。
所以,實際上,此時此刻,大順已經完全攢足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全部前置條件,并且是完全可以順利爆發的。
一個山東,此時大約2800萬人口。
松蘇地區,當然,包括南京、徐州等地,全算上,3200萬人口。
這倆加在一起,就有6000萬人口。
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到英國成為日不落,一直到普法戰爭前英法主導世界這段時間,英國法國的總人口,加在一起,有6000萬嗎
現在的問題,不在于各種前置條件。
時代變革,不是做題,各種前置條件滿足,就可以一步到位。
時代變革,是要流血的、是要死人的、是要鎮壓的、是要有個新時代從舊時代的母體中誕生的劇痛的過程的尤其是大順這種,是標準的新時代難產,因為太怕疼,所以保大不保小,把這些矛盾積攢的太多。
不同國家面臨的情況是不同的。
比如英國,面臨的情況是被剝離了生產資料的工資勞動者不足的問題,是首要問題。
而到大順這,被剝離了生產資料的潛在工資勞動者嚴重過剩,才是首要問題。
一定要注意,資本主義發展的先決條件,是“大量的勞動和生產資料分離”的勞動者。
這,才是先決條件。
而這個先決條件,表現在英國,則為圈地運動。
那么,也即是說,圈地運動,并不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先決條件。
而是因為“大量的勞動和生產資料分離”的工資勞動者,這個先決條件,在英國,只能以圈地運動的形式表現出來。
用個比喻:生娃的先決條件,是卵的授精。
而凹凸運動,只是這個先決條件的一種方式;做試管、人工塞、甚至理論上游個泳都有可能,等等,都可以。
刻舟求劍的問題,就在于,看著別人在那凹凸運動,就以為凹凸運動才是生娃的必要條件,但卻不去琢磨一下真正的必要條件到底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