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非常有。
一年大幾百萬兩甚至上千萬兩的貿易順差。
平均下來50的耕地地租積累。
從明開始積累了數百年的鹽商。
官員手里的各種貪腐、賄賂,前朝末年也不知真假不是隨便就拷出了幾千萬兩嗎
從西班牙挖金山、日本挖銀山開始,幾乎饕餮式的白銀黑洞數百年的積累,至今除了北美毛皮人參東珠這些原東虜三件套外基本沒啥能吸走白銀的商品。
怎么會沒錢呢。
問題在于,土地的避險性、回報率、相應的土地綁定下的放高利貸等,回報率太高了。
錢,就是不往實業上跑。
那怎么辦
均田收稅,不敢,也做不到。
拷掠官員,如今的大順又不是造反的,怎么可能。
沒辦法,那不就只能玩法國這一套了嗎
利用貨幣改革的契機。
辦大銀行。
靠利率和股息,吸引貨幣。
貨幣投資工商。
依靠快速貼水,保證股息回報。
在潛力耗盡之前,爭取一個每年工業產值飛升的狀態。
簡單來說,修鐵路、辦礦場、開冶金、搞運河這些大基建,要靠這個操作弄錢,把民間的錢集中起來。
建工廠、搞造船、弄紡織等等,缺錢,也可以投資,免得缺錢干不起來。
后期玩不轉的時候,直接學英國1797的操作,兌換金銀做夢去吧,就是不兌,不服去砸英格蘭銀行,見識下什么叫龍蝦兵的鐵拳。
玩好了,世界帝國。
玩不好,金圓券。
玩的驚世駭俗,高超至極,說不定也能達成老馬說的那種諷刺的、理論上的可能――把所有的工業公司的股票都換成它自己的債券,那么,它的確會成為整個工業的最高指揮者和所有者,而許多過去的所有者則像拿年金似的得到同債券利息相等的固定收入
這種“高超至極”的玩法,就是不考慮這一目的的道路上,由于上述經濟條件而隨之發生的破產的空想。
也即,空想狀態下的,不流血的、不進行劇烈斗爭的、不考慮經濟條件改變這等不現實的、建立在虛空之上的,解決“靠不流血的變革,改變資本主義的無政府生產,從而不要資本主義的惡、而只留工業發展的好”的空想社實業大發展。
而問題也就在這。
名義上,這個東西,是為了工業的快速發展,理論上,或者說外皮,偉大意義,是為了擴大工業規模而為初衷的。
但現實里,這個東西從一開始存在,就是一個“投機”公司。
靠啥吸引金銀流入
靠高回報率。
那么,建鐵路也好、搞基建也罷、亦或者發展大型工業,回報率高嗎
顯然,周期長不說,回報率也不可能高到買地囤地兼并的地步。
只靠生產,不搞投機,是不可能有這么高的回報率的。